首页> 中文学位 >葫芦根腐病病原菌鉴定及抗病种质资源筛选
【6h】

葫芦根腐病病原菌鉴定及抗病种质资源筛选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葫芦科植物的分类及分布

1.2根腐病研究进展

1.3真菌种类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

1.4 品种抗性鉴定方法

1.5 试验研究目的

第二章 病原菌致病性检测及分子鉴定

2.1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3 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 葫芦根腐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3 讨论与结论

第四章 防治葫芦根腐病的有效药剂筛选

4.1 材料与方法

4.2结果与分析

4.3讨论与结论

第五章 葫芦不同种质材料对根腐病菌的抗性评价

5.1供试葫芦材料预筛选

5.2材料与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4 讨论与结论

第六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几年来,宁波本地的葫芦根腐病普遍发生,而且呈现连年加重的趋势。本文对宁波市葫芦根腐病病原物进行了研究,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了鉴定,并对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蔬菜研究所繁育的不同葫芦品种进行抗根腐病评价,同时在室内对7种常用杀菌剂进行筛选,得到如下结论:  1、致病性测定:采用拌土法、浸根法、牙签法3种方法将葫芦根腐病菌接种健康葫芦植株根部后,葫芦植株表现出典型的根腐病症状,接种后发病部位再分离病菌,通过分子鉴定与接种菌一致,证明该菌为葫芦根腐病致病菌。3种接种方法中,拌土接种法的致病效果最好,用时也最短,为后续抗病种质资源筛选提供了方便、高效的接种方法。病原菌分子鉴定:根据对翻译延长因子(TEF1-α)靶基因序列分析,通过对比结果显示,病原菌TEF1-α序列与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同源性达到99%,初步鉴定该菌属于无性孢子类镰刀菌属茄病镰刀菌。  2、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病原菌在pH4-10的范围内均可生长,在偏弱碱性的条件下,生长速度最快,但是在pH为7的中性条件下产孢最多;在光照条件下菌丝生长较快,而在黑暗条件下产孢多;病原菌菌丝生长最适碳源是葡萄糖,最适氮源是硝酸钾,利于产孢的最适碳、氮源和菌丝生长最适碳、氮源一致;菌丝的致死温度为56°C,10min。  3、杀菌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毒力效果:7种供试药剂对病原菌室内毒力效果测定结果显示,不同化学药剂对病菌菌丝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不同杀菌剂之间有差异。甲基托布津、噁霜锰锌(杀毒矾)、噁霉稻瘟灵、百菌清、霜脲锰锌、多菌灵和五硝多菌灵对茄病镰刀菌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21.98、119.87、406.06、8.30、37.78、1.99、4.47μg/mL。以多菌灵的抑菌作用最为突出,平均抑制率高达69.43%;五硝多菌灵次之,平均抑制率为48.85%;噁霉稻瘟灵最差,平均抑制率仅为25.34%。7种药剂的相关系数均在0.95以上,杀菌剂浓度与抑制作用呈正相关性。  4、品种抗性研究表明:葫芦品种间存在对根腐病明显的抗性差异,但当前品种中缺乏高抗品种,只筛选到两份中抗品种(10A-2和12A-16),其余供试材料均为中感或者感病材料。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