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铝灰基絮凝剂的制备及其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应用研究
【6h】

铝灰基絮凝剂的制备及其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铝灰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1.1.1 铝灰来源及其危害

1.1.2 铝灰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1.2 铝灰制取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研究进展

1.3 农村生活污水及其污染现状

1.4 絮凝剂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应用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6 研究特色

2 铝灰基絮凝剂制备试验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原料与仪器

2.1.2 制备方法

2.1.3 试验方案设计

2.1.4 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单因子序贯优选试验

2.2.2 多因子正交验证试验

2.3 小结

3 铝灰基絮凝剂性能优化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优化原理

3.1.3 铝粉调节方法

3.1.4 生石灰调节方法

3.2 结果与讨论

3.2.1 铝灰基絮凝剂性能优化结果

3.2.2 絮凝剂调节剂性能优化对比

3.3 小结

4 铝灰基絮凝剂应用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试验方案设计

4.1.3 检测项目

4.1.4 分析方法

4.1.5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讨论

4.2.1 废水水质

4.2.2 铝灰基絮凝剂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混凝效果

4.3 小结

5 铝灰基絮凝剂制备效益分析

5.1 技术可行性分析

5.2 经济效益分析

5.3 社会与环境效益分析

5.4 小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硕士期间发表/投稿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以往人们把铝灰当作废渣而随意丢弃,此举不仅造成铝资源浪费还会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本文以铝灰和废盐酸为原料,采用酸溶法通过单因子序贯优选试验和正交验证试验,获取铝灰基液体絮凝剂聚合氯化铝(PAC)关键技术参数,并根据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分别采用铝粉和生石灰作为调节剂对粗产品进行性能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再以典型农村生活污水为对象,开展了室内混凝试验,通过CODCr、NH4+-N、TP、浊度4个指标考察了自制铝灰基絮凝剂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并与市售PAC进行对比。最终从技术、经济、社会与环境4方面对铝灰基絮凝剂制备及应用推广进行了效益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1)铝灰基絮凝剂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m1∶V1∶V2(铝灰/g∶盐酸/mL∶水/mL)=10∶20∶40,反应时间85℃,反应时间2.5 h,搅拌转速80 r·min-1,熟化时间30 h,熟化温度60℃;在此条件下,制得的产品氧化铝含量为8.5%,盐基度为44.8%。各因素对氧化铝质量分数影响的大小顺序为:m1∶V1∶V2>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转速>熟化时间>熟化温度;各因素对盐基度影响的大小顺序为:m1∶V1∶V2>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搅拌速度>熟化温度>熟化时间。   (2)用铝粉和生石灰均能有效优化铝灰基絮凝剂的性能,综合经济、环境及操作等因素,用生石灰作为调节剂优于铝粉。   (3)自制铝灰基絮凝剂对农村生活污水CODCr、NH4+-N、TP及浊度去除的最佳投加量在24 mg·L-1左右,剩余浓度分别为174.6 mg·L-1、13.5 mg·L-1、0.75 mg·L-1、1.0 NTU去除率分别达到57.5%、14.2%、72.4%及92.2%,在去除率高于市售PAC的情况下,可节约25%的投药量,因而具有较好的混凝性能。   (4)铝灰基絮凝剂的制备在生产实践中具有较强的可行性。生产原料容易获取,反应条件温和;工艺简单、流程短、节能、无二次污染,可操作性强;原料成本(就地取材)约为99.66元·t-1,低于铝酸钙和铝矾土约49%。   铝灰制备聚合氯化铝(PAC)是一条高效的铝灰资源化利用途径,但目前产品制备依然存在杂质多、分离慢以及效果不及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等不足。以后应从除杂、缩短分离时间以及与其他有机高分子复配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另外,还应在混凝处理后剩余铝浓度测定、铝的迁移转化、污泥的处理对农村环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研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