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小城市山水城市新解及规划策略探析
【6h】

中小城市山水城市新解及规划策略探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2研究内容与方法

1.3相关理论综述

1.4既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中小城市山水城市新解

2.1山水城市概念新解

2.2”山水城市“的基本类型

2.3山水城市的艺术内涵

2.4山水城市的建设主题和本质属性

2.5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山水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

3.1山水城市规划的工作要点

3.2“山”“水”资源在山水城市建设中的核心地位

3.3山水城市“山”“水”开发模式研究

3.4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中小城市山水城市规划策略研究

4.1山水城市合理规模研究

4.2山水城市人工环境塑造

4.3山水城市地域性特征的表达

4.4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实践——首山新城山水城市建设

5.1首山新城山水城市规划背景

5.2首山新城“山水格局”架构

5.3首山新城“山水慢城”打造

第六章 结语

6.1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6.2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展开▼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进入城市化高速发展时期。高速的城市化进程引起了城市环境的恶化,城市发展的生态化和人文化开始受到关注,城市传统风貌的保持和地方特色的凸显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1990年,我国学者钱学森先生提出了“山水城市”的伟大构想,是基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中国独有的特色城市建设理论。它提倡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期盼在现代社会中,人类依然可以实现回归自然的美好愿望。随着城市生态建设的不断深入,城市生态模型逐渐细分,城市生态建设理论不断涌现,山水城市理论因其独有性,成为中国特色城市建设实践重要理论。但是,广泛涵盖“自然资源优良、环境优美的城市”的山水城市概念,已不能与逐渐精确化城市定位相适应,因此继续深入研究山水城市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城市生态理论的总结与对比,在广义山水城市的基础上,对山水城市重新定义,并提出了山水城市的基本类型。随后,通过对山水城市的艺术内涵、建设主题及本质属性的分析推导出山水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其次,确立了山水资源在山水城市建设中的核心地位,提出了山水城市山水资源的范围,进而对城市山水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城市山水格局的架构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随后,从山水城市合理规模、城市人工环境塑造、城市地域特征的表达三个方面,提出我国中小城市的山水城市规划策略。最后,本文以首山新城山水城市建设作为规划实践实例,以验证本文理论研究的实用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