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城乡分割到城乡融合: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
【6h】

从城乡分割到城乡融合: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2.1理论意义

1.2.2现实意义

1.3国内外文献研究

1.3.1国外文献研究

1.3.2国内文献研究

1.3.3简要评述

1.4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研究内容

1.4.2研究方法

1.5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可能的创新

1.5.2存在的不足

2.相关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基于两个维度的视角

2.1核心概念的界定

2.1.1城乡分割与城乡融合

2.1.2公共服务均等化

2.1.3要素流动

2.2相关理论基础

2.2.1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城乡关系和制度理论

2.2.2发展经济学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2.3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

2.3理论分析框架:基于两个维度的视角

2.3.1维度一:从城乡分割到城乡融合——制度和政策转型下公共服务均等化

2.3.2维度二:从城乡分割到城乡融合——制度与政策转型下要素双向自由流动

3.从城乡分割到城乡融合的历史流变

3.1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形成和强化阶段(1949-1979)

3.1.1计划经济体制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

3.1.2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乡公共服务配置

3.1.3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乡要素流动阻塞

3.2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改善阶段(1979-2002)

3.2.1市场取向改革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下相关制度创新

3.2.2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城乡公共服务配置

3.2.3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城乡要素流动

3.3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破冰阶段(2002-2017)

3.3.1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和城乡一体化战略

3.3.2统筹城乡、城乡一体化之下的城乡公共服务配置

3.3.3统筹城乡、城乡一体化之下的城乡要素流动

3.4 全面建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阶段(2017— )

3.4.1乡村振兴战略和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

3.4.2乡村振兴、城乡融合之下的城乡公共服务配置

3.4.3乡村振兴、城乡融合之下的城乡要素流动

3.5本章小结

4.从城乡分割到城乡融合:借鉴与启示

4.1国外的城乡融合发展实践

4.1.1美国实践

4.1.2日本实践

4.1.3比较、启示与借鉴

4.2国内的城乡协调发展实践

4.2.1苏州实践

4.2.2成都实践

4.2.3比较、启示与借鉴

5.从城乡分割到城乡融合实现路径Ⅰ:制度与政策转型下公共服务均等化

5.1城乡公共服务制度与政策转型

5.1.1教育制度与政策转型

5.1.2医疗制度与政策转型

5.1.3社会保障制度与政策转型

5.2制度与政策转型下的城乡公共服务现状

5.2.1教育资源配置

5.2.2医疗资源配置

5.2.3社会保障

5.2.4其他公共服务

5.3公共服务均等化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机制

5.3.1我国城乡要素流动规律分析

5.3.2公共服务均等化削弱要素极化效应以利城乡融合

5.3.3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强要素扩散效应以利城乡融合

5.3.4公共服务均等化削弱要素回流效应以利城乡融合

6.从城乡分割到城乡融合实现路径Ⅱ:制度与政策转型下要素双向自由流动

6.1城乡要素流动制度与政策转型

6.1.1户籍制度与政策转型

6.1.2金融制度与政策转型

6.1.3土地制度与政策转型

6.2制度与政策转型下的城乡要素流动现状

6.2.1劳动力要素

6.2.2资本要素

6.2.3土地要素

6.3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对城乡融合的影响机制

6.3.1劳动力要素流动促进城乡融合

6.3.2资本要素流动促进城乡融合

6.3.3土地要素流动促进城乡融合

7.从城乡分割到城乡融合:政策取向及其建议

7.1深化城乡共享的公共服务配置改革

7.1.1健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

7.1.2健全医疗资源均衡配置机制

7.1.3健全社会保障均衡配置机制

7.2深化城乡赋权的要素流动改革

7.2.1为城乡人口自由流动赋权

7.2.2为城乡资本优化配置赋权

7.2.3为城乡土地优化配置赋权

7.3强化政府在城乡融合发展中的制度供给

7.3.1短期:相对凸显政府的制度供给支持

7.3.2中期:重点培育和扩大市场力量

7.3.3长期:市场主导,政府支持与协调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如何处理好城乡关系问题,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同样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长期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由此,也构成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学探索和形成中研究的主要议题之一。按照经典的发展经济学理论,伴随着经济增长、城市化、工业化过程,城乡差距将会缩小。然而,中国的经验却表征着二者之间存在悖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城乡关系的某些方面虽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城乡二元体制深层次的矛盾依然存在,城乡差距和失衡的“结构性问题”并未得到大的改变。城乡不平等发展下的城乡长期失衡,既是一个公平缺失的问题,也是一个效率缺失的问题,迄今严重影响和阻碍着我国新时代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为此,本文试图从中国城乡关系变迁特定的制度及政策的内生性深层次视角,来审视其对城乡公共服务、要素流动的制约关系,为中国城乡分割到城乡融合的转变及其规律提供一定的解释。基于此,本文着眼于研究从城乡分割转向城乡融合中,以制度转型与政策创新为根本前提和动力,以基本公共服务配置、要素流动为基本观测点1,建立起基于这两个维度而展开的分析主线,尝试刻画和分析其中的理论逻辑和实现路径。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城乡关系和制度理论为基础,并借鉴参考了发展经济学的城乡二元结构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即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互动作用,在传统城乡分治制度体制路径依赖掣肘城乡发展的特定背景下,制度转型和政策创新通过调整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以解决其中阻碍城乡关系协调发展的矛盾,则成为本文讨论研究至关重要的前提。在制度转型和政策创新的过程中,分析中国城乡不平衡之基本公共服务不平衡和要素流动阻隔的问题,探讨制度转型和政策创新下,中央和各级政府通盘协调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配置,以及伴随着市场作用发生的城乡资源要素自发流动,到走向双向自由流动、合理配置,从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体现出城乡发展的公平和效率要求,构成本文研究的两个维度。本文的分析旨在表明,城乡融合是将城乡看作一个有机整体,通过持续改变城市掠夺乡村、以城带乡的城市偏向主义的制度转型和政策创新,正是在于从顶层设计和基层推动两方面破除体制机制痼疾,建立普惠共享的城乡公共服务,促进城乡要素流动,以实现城乡优势互补、产业融合、经济互促、共享发展下社会经济结构的转换过程。  按照这一分析框架,本文首先对我国城乡关系的历史流变进行了梳理。从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形成和强化阶段、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改善阶段、城乡二元体制结构的破冰阶段到全面建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阶段,描绘出一幅建国后我国城乡关系从城乡分割、城强乡弱到城乡改革、城乡同向发展,再到城乡统筹、以城带乡以及城乡融合、城乡均衡发展的“全景图”。在此基础上,进而,本文分析揭示了先行发达国家美国和日本、国内先行发达地区苏州和成都在科学处理城乡关系、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中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为我国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乡关系和融合发展模式提供启示和借鉴。面对我国长期的城强农弱、城乡非均衡发展问题,在全面深化城乡制度改革与政策创新下,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和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契合了公平与效率的城乡发展要求,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两个核心路径。均等化配置的城乡公共服务,有助于缩小城乡外部发展环境差距,从而弱化要素的极化效应和回流效应、增强要素的扩散效应。要素流动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影响机制以劳动力、资本、土地为例进行展开。解决农村劳动力、资本、土地流动的难题,增强农村要素供给,有助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最后,基于前面对理论与实践的分析,结合我国城乡关系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本文提出,要彻底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结构、消弭城乡差别,促进和实现城乡融合,最重要的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体制的不断完善相适应,政策创新指向以下三个主要方面:第一,深化城乡共享的公共服务配置改革;第二,深化城乡赋权的要素流动改革;第三,强化政府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中的制度供给,协调发挥政府与市场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