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豆气象指数保险研究与设计--以黑龙江垦区为例
【6h】

大豆气象指数保险研究与设计--以黑龙江垦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绪 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3文献综述

1.3.1国外研究综述

1.3.2国内文献综述

1.4研究的内容、方法及路线

1.4.1研究内容

1.4.2研究方法

1.4.3研究路线

1.5创新和不足

1.5.1创新点

1.5.2不足

2. 气象指数保险概述

2.1气象指数保险的产生与发展

2.2气象指数保险的分类和触发机制

2.2.1 气象指数保险的分类

2.2.2气象指数保险的触发机制

2.3气象指数保险的设计流程

3. 气象指数保险国内外试点与实践

3.1国内气象指数保险试点现状

3.2国内气象指数保险试点产品分析

3.2.1国内气象指数保险试点产品特点

3.2.2国内气象指数保险试点产品的不足

3.3国外气象指数保险发展现状

3.4国外气象指数保险案例分析

3.4.1印度气象指数保险分析

3.4.2加拿大气象指数保险分析

4. 大豆气象灾害分析与指数构建

4.1数据来源

4.2黑龙江垦区概况

4.3黑龙江垦区大豆气象灾害分析

4.3.1影响大豆产量的气象条件

4.3.2大豆气象灾害

4.3.3 大豆气象灾害指数的选取

4.4大豆气象指数的构建

4.4.1黑龙江垦区大豆干旱指数构建

4.4.2黑龙江垦区大豆洪涝指数构建

5. 黑龙江垦区大豆气象指数保险设计

5.1数据来源

5.2黑龙江垦区大豆减产率的计算

5.2.1分解趋势产量

5.2.2减产率的计算

5.3确定气象指数与减产率的关系

5.3.1干旱指数与减产率的关系

5.3.2洪涝指数与减产率的关系

5.4大豆气象指数保险触发值、退出值与赔付值的确定

5.4.1干旱指数保险触发值、退出值与赔付值的确定

5.4.2洪涝指数保险触发值、退出值与赔付值的确定

5.5黑龙江垦区大豆气象指数保险纯费率的厘定

5.5.1定价模型的选取

5.5.2分布拟合法

5.5.3黑龙江垦区各大豆气象指数保险纯费率

6. 结论与建议

6.1结论

6.2建议

6.2.1政府层面

6.2.2保险公司层面

6.2.3农户层面

参考文献

附 录

致 谢

展开▼

摘要

黑龙江省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享有“北大仓“的美誉,作为中国大豆第一主产区,2018年种植面积占全国45%,产量占45.1%。黑龙江省对国产大豆产业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所处纬度较多,地势复杂,加上季风性气候,导致降水年际变化较大,气象灾害层出不穷。大豆作为黑龙江省传统的粮食作物,一直受到干旱、洪涝灾害、低温霜冻等恶劣极端天气的影响,因此提高大豆的风险保障水平,保护和发展好黑龙江的国产大豆产业,成为大豆生产工作当中的重中之重,从传统农业保险实施来看,大豆等农作物核灾成本较高,核验周期长,同时存在较高的道德风险,这些因素都成为农业保险进一步发展的阻碍。近些年,气象指数保险应用到了农业领域,以客观的气象数据作为理赔依据,效率高,成本低,数据科学透明,可以有效避免道德风险,从而克服传统农业保险的不足。然而在气象指数保险领域,无论是试点还是相关的产品设计,大豆都处于空白状态。  黑龙江垦区作为我国“国家级现代化农业示范区”,机械化、规范化种植,降低了个人因素的影响,同时黑龙江垦统计资料、气象资料丰富,利于统计分析,下辖九大管理局,分布于黑龙江省各处,因而以黑龙江垦区大豆作为本文对象。  首先,本文通过分析对黑龙江垦区大豆生长所必须的气象条件,探究对黑龙江垦区大豆产量有重大影响的气象灾害,选取干旱和洪涝作为黑龙江垦区大豆气象保险的指数。其次,总结分析已有的干旱指数和洪涝指数,结合不同指数的优点构建了新的干旱指数与洪涝指数。然后,以大豆历年单产数据为基础,通过H-P滤波法拟合趋势产量,分离出气象产量,得到历年减产率,继而确定减产率与干旱指数和洪涝指数之间的关系,分别计算出了大豆干旱指数保险和大豆洪涝指数保险的触发值、退出值以及赔付值。最后,在计算两种气象指数保险费率时,选取韦伯分布模型来厘定保险费率,完成大豆气象指数保险产品的设计。  本文设计出大豆气象指数保险,能够弥补大豆传统农业保险的不足,对完善国产大豆产业风险管控以及指数保险试点推广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构建的新的干旱和洪涝指数对其他粮食作物指数保险也有一定借鉴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