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电化学原位红外光谱研究铂电极上有机小分子吸附和氧化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
【6h】

电化学原位红外光谱研究铂电极上有机小分子吸附和氧化的反应机理和动力学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燃料电池和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1.2 谱学电化学

1.3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中阳极氧化反应

1.3.1 甲醇在铂电极上的氧化机理

1.3.2 甲醇在铂基催化剂上的氧化机理

1.4 电化学原位衰减全内反射红外光谱

1.4.1 红外光谱

1.4.2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1.4.3 电化学原位衰减全内反射红外光谱

1.5 论文的研究目的与工作设想

第2章 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法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仪器设备

2.1.3 化学镀铂

2.2 双薄层流动电解池

2.3 实验技术

2.3.1 常用的电化学技术

2.3.2 电化学-原位衰减全内反射表面增强红外光谱联用技术

第3章 衰减全内反射红外光谱定量研究Pt电极上甲醇氧化反应中CO反应途径

3.1 引言

3.2 实验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恒电位下的甲醇氧化反应

3.4 Pt 电极上甲醇氧化反应动力学过程的定量分析

3.4.1 基于红外光谱数据分析甲醇氧化反应中CO反应途径的动力学

3.4.2 恒电位下甲醇脱氢生成COad和COad氧化的动力学研究

3.4.3 甲醇氧化反应中非直接途径的电流效率

3.4.4 通过甲醇氧化反应的动力学分析推导反应机制

3.5 结论

第4章 酸性体系中利用电化学原位红外光谱研究Pt电极上的CN-吸附的电位效应

4.1 引言

4.2 实验

4.3 结果与讨论

4.3.1 电化学原位红外光谱的结果

4.3.2 Pt电极上CN吸附层的红外光谱随电极电势的变化

4.3.3 CN峰的归属及其红外光谱的电位效应的原因

4.3.4 Pt电极上CN和CO共吸附层的电位效应

4.4 结论

第5章 原位衰减全内反射红外光谱研究甲醇在PtRu双金属电极上的电催化反应

5.1 简介

5.2 实验

5.3 结果与讨论

5.3.1 Pt和PtxRuy电极的电化学性质

5.3.2 Pt和各个不同PtxRuy电极上0.5V时甲醇氧化的电化学与红外光谱结果

5.3.3 Pt61Ru39电极上不同电位下甲醇氧化反应中的电化学与红外光谱结果

5.3.4 Pt与PtxRuy电极上0.5 V时甲醇氧化反应机理的讨论和比较

5.4 结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即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简称为DMFC)被认为是解决能源紧缺和环境问题的重要方案之一。它具有启动速度快,操作温度低、燃料来源广和环境污染小等许多优点,十分适合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广泛应用。DMFC的大规模商业化面临两个问题。一是,甲醇氧化反应中生成的中间物CO在阳极催化剂上有很强的吸附作用,造成电流密度减小和输出电压降低等问题;二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商业催化剂是铂(Pt)基催化剂。作为地球上贮量有限的重要贵金属Pt,它的可用量十分有限,不仅制约了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产量,使之难以大规模推广使用,而且还使得DMFC的价格居高不下。从分子水平上揭示甲醇反应的机理以及各因素对其反应动力学的影响是设计高效、低Pt担载的甲醇氧化电催化剂的前提。
   本实验室发展了电化学衰减全内反射红外光谱与流动电解池联用技术,可以在排除传质条件影响下,系统地研究干净Pt电极上电化学反应最初阶段的反应机理和反应动力学,并探讨电位、PH值和电极表面组成等对反应的影响。结合本实验室的优势条件并且针对目前DMFC中的难题,本博士论文主要研究甲醇、一氧化碳(CO)和氰根(CN-)在Pt或者PtRu电极上吸附和氧化的反应机制和动力学过程。
   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和结论总结如下:
   1.甲醇在Pt电极上的氧化反应
   利用电化学原位ATR-FTIR与排除传质影响的流动电解池联用技术,研究在Pt电极上各个不同的恒电位时0.1MHCl04+2M CH3OH甲醇的氧化反应过程。结合CO吸附的红外光谱和氧化电量,计算CO的表面覆盖度,进而定量分析在一系列不同的CO覆盖度下甲醇氧化的反应途径的电流效率和Tafel斜率对应的决速步骤。结果表明:(i)在恒电位下,随着COad在电极表面的堆积并达到最大的覆盖度0.5单层的过程中,甲醇脱氢反应速率随之降低而COad氧化速率随之增加;(ii)在固定的COad覆盖度下,甲醇分解生成COad速率和COad氧化速率在0.3V到0.7V(vs.RHE)之间随着电势的增加而增加,甲醇脱氢的Tafel斜率大约是440±30mV/dec,而且不随COad覆盖度改变而改变。(iii)在0.6和0.7V时甲醇氧化反应中CO反应途径的电流效率在20%以下,而且随着电势的升高而降低。甲醇氧化反应的机制和电极电势变化引起的不同反应途径的动力学的变化也有简要的讨论。
   2.氰根(Cyanide)和CO在Pt电极上的吸附
   利用衰减全内反射电化学原位红外光谱与薄层流动电解池联用技术研究在0.1 M HC1O4+0.01 M KCN体系中CN-在Pt膜电极表面的吸附的电位效应和动力学过程。首次在酸性电解质体系中研究CN-在Pt电极上的吸附过程,并发挥流动电解池可以持续控制电位和快速切换的优势,在CN-吸附饱和的Pt表面引入CO,探讨在一系列电位下两种分子吸附时的相互作用。从时间分辨红外光谱的数据结果可以推测出:随着吸附时电极电势的改变,CN-在Pt电极上的吸附构型表现出三种不同的伸缩振动。在0.05V,1639 cm-1和1493 cm-1的峰,归属于trans-(HN=CH)表面物种。2100 cm-1左右的峰,归属于N-端吸附的Pt-NC,在2150 cm-1的峰,归属于C-端吸附的Pt-CN,而Pt-NC的Stark斜率是Pt-CN的3倍多。CNad在电极表面上吸附的构型朝向的识别可以通过在饱和CN吸附的Pt电极上引入CO共吸附的红外光谱的行为进一步得到证实。引入CO后可以发现对Pt-NC和Pt-CN两种构型的红外光谱有不同的影响:Pt-NC的C-N伸缩振动峰频发生了蓝移但峰强并没有明显变化;而Pt-CN的峰强有明显的增大,但频率却没有发生变化。C-N振动峰的变化揭示了在Pt电极表面上CN-最初的吸附构型是Pt-NCHad。然后,它氧化成了Pt-NC,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加慢慢地改变成Pt-CN。基于DFT理论计算的结果发现,偶极耦合效应,空间挤压作用和电子效应可以用来解释CN-及其与CO共吸附的红外光谱变化的电极电势效应。
   3.甲醇在PtRu电极上的氧化反应
   利用电化学-ATR-FTIR技术研究了纯Pt与PtxRuy电极上甲醇氧化反应的动力学和反应机理。利用流动电解池切换到Ru溶液中沉积不同时间后,再切换回支持电解质清洗电解池,可以很方便地构建一系列不同覆盖度的PtxRuy电极。Ru沉积在Pt电极表面后,明显抑制了欠电位沉积H的吸脱附反应,因此通过计算沉积Ru前后的欠电位沉积H吸脱附反应的总电量可得到Ru在Pt电极表面上的覆盖度。引入Ru后,Pt电极的催化活性有明显提高。PtxRuy电极上甲醇氧化反应活性与Ru的覆盖度呈火山型曲线,实验表明Pt61Ru39电极的催化活性最好。在高覆盖度下,当Ru覆盖度超过39%时,CO会吸附在Ru上使得PtxRuy电极的活性降低。在低覆盖度下,由于Ru与Pt相互作用促进了甲醇脱氢反应,使得Pt上CO密度增大。Pt61Ru39电极上一系列不同电位(0.3V、0.4V、0.5V和0.6V)的甲醇氧化实验,表明甲醇脱氢生成CO和CO氧化的反应途径在总反应电流中的贡献有明显的电位效应。将甲醇在纯Pt电极和Pt61Ru39电极上的氧化反应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在低电位下Ru对Pt电极的氧化活性的促进效应比在高电位下明显得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