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国进民退”角度下大股东“掏空”问题研究
【6h】

“国进民退”角度下大股东“掏空”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意义

1.3主要内容与研究框架

1.4本文创新点

1.5对“国进民退”的解释

第二章 基本理论与文献回顾

2.1基本理论

2.2控股股东的相关文献

2.3国有经济的相关文献

2.4文献述评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1中国上市公司存在大股东“掏空”现象

3.2“国进民退”前后国有上市公司 “掏空”情况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变量选取

4.2模型建立

4.3数据选取

第五章 实证分析

5.1描述性统计分析

5.2相关性分析

5.3多变量统计分析

第六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局限

6.1研究结论

6.2政策建议

6.3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研究生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股权高度集中已经成为大多数上市公司的普遍现象,拥有控制权的大股东为了获得控制权私利而不惜牺牲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对上市公司进行“掏空”行为,由此产生的第二类代理问题成为困扰很多上市公司的主要问题。  目前,国内外的学者对上市公司“掏空”行为产生的原因、影响以及影响因素都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在文献梳理中,作者发现学者们多数是从公司治理内部机制的角度来研究大股东资金占用的问题,甚少从公司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上市公司所有权结构的变化,从而影响上市公司“掏空”行为来研究。Berle和Means(1932)提出,产品市场的有效竞争会对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有正向作用。而中国在2008年后出现的“国进民退”现象,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天然的实验场所。中国的上市公司大部分是国有性质企业改革下的产物,与其母公司及其控制的关联方有着非同寻常的联系,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就为上市公司大股东“掏空”行为的产生创造了条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为追求其自身的利益,不惜伤害中小投资者以及公司的利益,对上市公司进行“掏空”。“国进民退”现象大大地弱化了市场竞争程度,与市场正常运行机制相背离,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公司治理问题,本文所讨论的大股东利用关联方交易对上市公司进行“掏空”,只是公司治理的一个方面。  本文收集了2004年至2013年1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并对“国进民退”前后大股东持股比例、“掏空”规模、总资产以及资产负债率等有关数据,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国有性质企业的大股东控制和上市公司“掏空”做了实证研究。本文建立了两个模型。先是对相关数据做了描述性统计分析,之后对国有性质企业大股东持股比例和“掏空”规模进行了单变量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又通过线性回归进一步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验证。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国有企业存在着大股东对上市公司进行“掏空”的现象。在“国进民退”发生后,国有资产更多地注入到上市公司,国有上市公司大股东“掏空”的现象更加严重,但是非国有性质企业的大股东对上市公司“掏空”现象没有发生较大改变,这是由于国有性质上市公司所有者缺位,对大股东的关联方交易进行的“掏空”行为的监管力度欠缺,缺乏市场有效竞争。在此基础上,本文对国有性质上市公司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其对上市公司的“掏空”行为两者之间的关系做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不论大股东持股比例如何,都会对上市公司进行“掏空”行为。本文还发现第二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的制约作用随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不同而不同。本文的实证结果对现行的混合所有制以及现代公司治理的完善提供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