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8CrNiMo7--6钢外圆磨削温度及表面完整性研究
【6h】

18CrNiMo7--6钢外圆磨削温度及表面完整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图和附表清单

1绪论

1.1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外圆磨削温度测量方法的研究现状

1.2.2磨削热源模型的研究现状

1.2.3磨削表面完整性的研究现状

1.3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外圆磨削机理分析及其表征研究

2.1磨削特征分析

2.1.1外圆切入磨削

2.1.2磨削机理及运动过程

2.1.3实际接触弧长

2.1.4未变形磨屑厚度

2.2磨削温度预测模型

2.2.1威布尔热流分布

2.2.2温度预测模型

2.2.3工件热分配比Rw

2.3磨削残余应力

2.3.1残余应力的产生原因

2.3.2残余应力的测量方法

2.4本章小结

3红外热像仪工作原理及辐射率值的测定

3.1红外热像仪测温原理

3.1.1黑体辐射源

3.1.2非黑体辐射源

3.1.3测试公式

3.2辐射率值的测定

3.2.1样块辐射率值的测定

3.2.2样块辐射率值测定结果

3.3本章小结

4干式外圆切入磨削试验方案

4.1试验材料及制备

4.1.2试样的制备

4.2外圆磨削设备及试验方案

4.2.1外圆端面磨床MKE1620A

4.2.2砂轮的选择及其修整工艺的确定

4.2.3试验条件和工艺参数

4.3磨削表层残余应力检测

4.3.1高速大功率X射线残余应力分析仪

4.3.2磨削表层剥层试验

4.4三维表面粗糙度、表层硬度及金相组织检测

4.4.1三维表面粗糙度的检测

4.4.2表层硬度的检测

4.4.3金相组织的检测

4.5本章小结

5磨削参数对磨削温度及表面完整性的影响

5.1单因素外圆磨削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5.1.1磨削参数对磨削力的影响

5.1.2磨削参数对磨削温度的影响

5.1.3磨削力与磨削温度的关系

5.2试验前后试样表层残余应力的变化

5.2.1试验前工件表层残余应力的分布

5.2.2试验后工件表层残余应力的分布

5.3三维表面粗糙度、表层硬度及金相组织结果分析

5.3.1磨削表面三维粗糙度的变化

5.3.2磨削表层显微硬度的变化

5.3.3磨削表层金相组织的变化

5.4本章小结

6总结与展望

6.1研究结论

6.2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张锦涛;

  •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

  • 授予单位 郑州大学;
  • 学科 机械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栋,赵延军;
  • 年度 202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TP3TP2;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