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肝胃双和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肝胃不和型)的临床研究
【6h】

肝胃双和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肝胃不和型)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Abstract

前言

胆汁反流性胃炎 (bible reflux gastritis,BRG)是消化系统一种常见疾病,多反

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来源

1.2 病例选择标准

2.3 观察指标

2.4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病例完成情况分析

本研究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共76例,其中治疗组实际完成35例,其中1例未坚持服药

2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2.1 两组性别比较

2.2 两组年龄比较

2.3两组病程比较

2.4 治疗前两组病例各项症状积分与总积分比较

2.5治疗前两组病例胃镜下胆汁反流分级情况比较

3 治疗后结果分析

3.1 两组患者综合疗效评价

3.2 两组患者证候疗效评价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症状积分组内比较

3.5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症状积分组间比较

3.6 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总积分组间比较

3.7 两组患者胃镜疗效比较

4 安全性评价

5试验设计评价

理论探讨

1 西医学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认识

1.1病因病机

1.2 诊断

1.3 治疗

2.1 病名

2.2 病因病机

2.3 中药内治法

2.4 中医外治法

3 导师学术思想

4 方药分析

4.1 肝胃双和汤的方药配伍分析

4.2 肝胃双和汤的中药药效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6.2 研究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文献综述

2.2 病因病机

2.3 中药内治法

2.4 中医外治法

附录2 胆汁反流性胃炎(肝胃不和型)的临床观察表

附录3 肝胃双和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肝胃不和型)症状评分表

附录4 胆汁反流性胃炎(肝胃不和型)胃镜记录表

治疗前:

胃粘膜: 胆汁反流程度 I级□ Ⅱ级□ Ⅲ级□

胃液: 清亮□ 淡黄□ 深黄□ 黄绿□ 深绿□

量少□ 中等□ 量多□

胃粘膜:光滑□ 轻度充血、水肿□ 中度及以上充血、水肿□ 糜烂及其他□ 粘膜红□ 白□ 红白相间 □

胃镜检查疗效评定:临床痊愈□显效□有效□无效

附录5 知情同意书

附录6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本研究通过中医证候积分、胃镜下胆汁反流情况、不良反应等方面来评价肝胃双和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肝胃不和型)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中医药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提供科学系统的理论依据。  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7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给予肝胃双和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快力)和铝碳酸镁片(威地美)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8天。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胃镜下胆汁反流情况、不良反应等,比较两组药物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1.治疗后对两组药物综合疗效进行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有效率为64.71%,治疗组比对照组有优势,经统计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治疗后对两组药物的证候疗效进行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4.29%,明显优于对照组70.59%的有效率,且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的总症状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表示两组药物均有良好疗效;治疗后在不欲食症状的改善方面,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两组药物对改善不欲食症状的治疗效果相当;而在胃痛或痛窜两胁、情志抑郁、嗳气、脘胁部胀满不适、吞酸、善太息、胃脘嘈杂等方面,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对两组药物的胃镜疗效进行比较,治疗组有效率91.43%,对照组有效率67.65%,可得出治疗组比对照组有效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在安全性方面,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均无不良事件发生。  结论:肝胃双和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肝胃不和型)疗效明确,尤其在治疗胃痛或痛窜两胁、情志抑郁、嗳气、脘胁部胀满不适、吞酸、善太息、胃脘嘈杂方面明显优于西药组,能较大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并具有治疗时间短、治疗费用低、安全性高等优势,是临床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有效方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