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应用血栓弹力图比较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对PCI术后患者的血小板抑制效果及临床疗效
【6h】

应用血栓弹力图比较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对PCI术后患者的血小板抑制效果及临床疗效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英文缩略表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 1 资料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与分组

1.1.2 试验试剂、仪器、设备

1.1.3 试验标准

1.1.4 试验方法与步骤

1.1.5 资料的整理和分析

1. 2 结果

1.2.1 研究对象的基线情况的比较

1.2.2 血小板抑制率的比较

1.2.3 血小板抑制效果比较

1.2.4 MACE发生情况比较

1.2.5 出血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1.2.6 其他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1. 3 讨论

1.3.1 血小板在ACS中的作用

1.3.2 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现状

1.3.3 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机制的差异

1.3.4 替格瑞洛能够提供比氯吡格雷更强的血小板抑制效果

1.3.5 替格瑞洛能够降低MACE事件的发生率

1.3.6 替格瑞洛不增加严重出血风险

1.3.7 试验观察到的其他不良事件

1. 4 不足与展望

1. 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2章 综 述: 新型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替格瑞洛研究最新进展

结论

附录A 入组患者随访表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目的:应用血栓弹力图比较替格瑞洛及氯吡格雷对PCI术后患者的血小板抑制效果,并通过随访比较两种药物对PCI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入选2013.12.1至2014.10.31在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唐山工人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并且拟行PCI治疗的患者96例,平均年龄58.3±10.98岁,男性77例,女性19例。随机将入选患者分为替格瑞洛组和氯吡格雷组两组。其中替格瑞洛组47例,平均年龄57.64±11.32岁,男性40例,女性7例;氯吡格雷组平均年龄58.94±10.73岁,男性37例,女性12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标准化治疗。替格瑞洛组患者PCI术前给予负荷量阿司匹林300mg、替格瑞洛180mg口服,术后给予阿司匹林100mg qd、替格瑞洛90mg bid口服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氯吡格雷组患者PCI术前给予负荷量阿司匹林300mg、氯吡格雷300mg口服,术后给予阿司匹林100mg qd、氯吡格雷75mg qd口服。于PCI术后24小时、1个月时留取患者血液样本,应用CFMSTM血栓弹力图仪检测ADP途径血小板抑制率,并对血小板抑制率进行分层,比较两种药物的血小板抑制效果。并且,在PCI术后住院期间及术后1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MAC E发生情况及出血事件发生情况,评估两种药物的临床疗效。  结果:  1.经血栓弹力图检测发现,在PC I术后24小时,替格瑞洛组患者ADP途径血小板抑制率高于氯吡格雷组(84.1±16.5%比68.9±27.9%,P<0.05),术后1个月时,替格瑞洛组患者 ADP途径血小板抑制率也高于氯吡格雷组(79.1±22.3%比40.1±25.1%,P<0.05)。进一步将两组患者血小板抑制率按照抑制效果进行分层后发现,在PCI术后24小时及1个月时,替格瑞洛患者的血小板抑制效果均优于氯吡格雷(P值均<0.05)。  2.通过随访发现,在患者PCI术后住院期间,两组患者MACE发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6.4%比8.2%,χ2=0.112,P>0.05)。然而,在术后1个月时随访发现,与氯吡格雷组相比,替格瑞洛明显降低了MAC E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8%比30.6%,χ2=6.332,P=0.012)。  3.通过随访发现,在患者PCI术后住院期间,两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6.4%比4.1%,χ2=0.257,P>0.05)。同样,在术后1个月时随访发现,与氯吡格雷相比,替格瑞洛也没有增加出血事件的发生(4.3%比8.2%,χ2=0.625,P>0.05)。进一步将出血事件按照TIM I分级标准分级,比较两组患者出血事件的严重程度,结果发现在PCI术后住院期间及术后1个月时,两组患者出血严重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  结论:替格瑞洛对PCI术后患者的血小板抑制效果及临床疗效优于氯吡格雷,并且不会增加出血风险,也不会加重出血严重程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