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姜黄素-PLGA纳米粒的制备及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体外研究
【6h】

姜黄素-PLGA纳米粒的制备及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体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0 引 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Cur-PLGA-NPs的表征及理化性质

2.2 细胞培养

2.3 CCK8法检测Cur-PLGA-NPs对PC-3细胞增殖的影响

2.4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调亡

2.5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

2.6统计学分析

3 结 果

3.1 Cur-PLGA-NPs的表征结果

3.2 CCK-8实验结果

3.2细胞凋亡结果

3.3透射电镜情况

3 讨 论

4 结 论

参考文献

综述:不同载药系统在抗肿瘤方面的进展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目的:利用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 PLGA)为载体包载天然药物姜黄素(curcumin, Cur),成功制备了姜黄素-聚乳酸-羟基乙酸纳米粒(Cur-PLGA-NPs)。并考察其理化性质及体外释药特性,研究Cur-PLGA-NPs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的体外影响,并与单纯Cur对比,明确该制剂是否较单纯Cur具有更强的体外抗肿瘤效应。  方法:运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Cur-PLGA-NPs,利用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的外观形态,动态激光粒度仪分析其粒径大小及分布,超速离心法测定药物载药率和包封率,动态透析法观测纳米粒体外释放效果。体外培养PC-3细胞并分为以下几组:空白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的PC-3细胞),空白纳米粒组(加入空白纳米粒处理),单纯Cur组(单纯Cur处理),Cur-PLGA-NPs组(加入姜黄素纳米粒药物处理),分别用5μmol/L,10μmol/L,20μmol/L和40μmol/L的两种药物浓度处理24h、48h及72h后,运用CCK-8比色法检测其对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并与单纯Cur进行比较。  结果:透射电镜下姜黄素纳米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平均粒径约(165.36±24.21)nm,包封率为(83.05±1.07)%,载药率为(10.87±0.58)%。体外药物释放试验显示:Cur-PLGA-NPs在最初的24h内释放率约44.02%,为突然释放,至10d累计释放率达84.81%。5~40μmol/L Cur及Cur-PLGA-NPs作用于前列腺癌PC-3细胞24~72h后均明显抑制其增殖,呈时间-剂量依赖性。Cur和Cur-PLGA-NPs对PC-3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9.38%~83.62%、10.56%~89.53%。作用时间超过48h,相同浓度为20μmol/L和40μmol/L的Cur和Cur-PLGA-NPs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空白纳米粒对PC-3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分别经20μmol/L,40μmol/L的Cur和Cur-PLGA-NPs处理的实验组细胞凋亡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浓度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视电镜显示Cur-PLGA-NPs作用PC-3细胞后出现典型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  结论:制备的Cur-PLGA-NPs为纳米级别且具有良好的药物缓释特性,增强了Cur对体外前列腺癌PC-3细胞的抑制增殖和凋亡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