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炎症反应中HO-1、TNF-α及IL-1β因子的表达变化
【6h】

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炎症反应中HO-1、TNF-α及IL-1β因子的表达变化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OLE_LINK6

OLE_LINK7

OLE_LINK3

OLE_LINK1

展开▼

摘要

目的: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脑卒中的一种,约占脑卒中的 15%-20%,发病率及致死率极高,并且可遗留有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导致患者后期生活质量不高。脑出血后继发性脑组织损伤是影响患者转归及预后的关键因素,而炎性因子的产生对其起决定性作用。继发性脑损伤主要通过血管内的红细胞释放入脑实质内后被破坏,释放出炎症因子如 TNF-α、IL-1β等,从而引发炎症通路的激活,产生炎症反应导致血脑屏障的破坏和大量脑细胞的死亡。而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中HO-1(heme oxygenase-1,血红素加氧酶-1)的表达明显上调,且可以通过相关的信号传导途径调节众多的炎性因子,从而发挥其抗炎性反应的神经保护作用。因此,本研究以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为对象,对HO-1、TNF-α及IL-1β在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炎症反应中不同时相的动态表达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期为脑出血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方法:本研究对象为神经外科收治的 32 例高血压脑出血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取血肿周围组织定义为血肿旁 1cm 左右脑组织作为实验组,并取手术入路路径远离血肿处的正常脑组织作为对照组。按发病到手术取脑组织标本的时间分为≤6h组、6-24h组、24-72h组和>72h组4个亚组。通过RT-PCR检测、western blot分析和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HO-1、IL-1β及TNF-α在脑出血后不同时段的动态表达变化。  结果:Westemblot检测HO-1、IL-1β及TNF-α显示对照组有微弱表达,试验组≤6h表达较少,6-24h表达明显增多,24-72h达到高峰,>72h后稍有下降趋势;试验组≤6h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在6-24h、24-72h 和>72h 时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 检测 HO-1、TNF-α、IL-1βmRNA 结果显示对照组正常脑组织中均有低表达,且 HO-1mRNA 表达在三者中最高,实验组≤6h 表达升高,6-24h表达开始增多;24-72h表达明显增高,且基本达到高峰,>72h后脑组织中 HO-1、TNF-αmRNA 表达仍呈上升趋势、IL-1βmRNA 表达呈稍下降趋势;实验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有少量HO-1、TNF-α及IL-1β阳性细胞表达,试验组脑出血后≤6h 表达最少,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 );6-24h 表达开始增高,24-72h 表达明显增高,且达到高峰,>72h后呈稍下降趋势,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 6-24h、24-72h、>72h三个时段均高于对照组,其中在 24-72h和>72h组两个时段相比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  结论: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中HO-1表达开始增多,在2-3天后到达最高峰,且HO-1在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中表达与TNF-α、IL-1β 的表达呈负相关,脑出血后血肿周边组织中 HO-1 的表达有发挥抗炎性反应的神经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HO-1对NF-κB活性抑制减少下游IL-1β和 TNF-α表达。人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中存在炎症反应,TNF-α、IL-1β是参与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炎性反应的重要因子,脑出血6h内即开始表达,2-3天达到最高峰,后呈下降趋势,且IL-1β的表达结果与TNF-α表达呈正相关,间接表明了两种炎性因子表达之间的相互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