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壮药龙脷叶化学成分及抗炎作用研究
【6h】

壮药龙脷叶化学成分及抗炎作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龙脷叶化学成分研究

1 原料药材、仪器及试剂

1.1 原料药材及鉴定

1.2 实验仪器

1.3 试剂

2 化学成分预试验

2.1 水提取液

2.2 乙醇提取液

2.3 石油醚提取液

2.4 化学成分预试小结

3 化学成分的提取与分离

3.1 提取与分离纯化

3.2 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流程图

4 单体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4.1 化合物1的结构鉴定

4.2 化合物2的结构鉴定

4.3 化合物3的结构鉴定

4.4 化合物4的结构鉴定

4.5 化合物5的结构鉴定

4.6 化合物6的结构鉴定

4.7 化合物7的结构鉴定

4.8 化合物8的结构鉴定

4.9 化合物9的结构鉴定

4.10 化合物10的结构鉴定

4.11 化合物11的结构鉴定

4.12 化合物12的结构鉴定

5 结果

6 讨论

第二部分 龙脷叶抗炎作用实验研究

1 材料

1.1 药品与试剂

1.2 动物

1.3 仪器

2 方法

2.1 龙脷叶各提取物的制备

2.2 急性毒性实验

2.3 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

2.4 对小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

2.5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急性毒性

3.2 抗炎作用

4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缩略词表

综述 守宫木属植物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目的:以壮药龙脷叶(Sauropus rostratus Miq.)为研究对象,对其化学成分、抗炎作用进行研究,为其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龙脷叶药材用乙醇渗漉提取,提取物经系统溶剂分离法分得石油醚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采用硅胶色谱、聚酰胺色谱、大孔吸附树脂色谱、小孔树脂色谱和葡聚糖凝胶柱色谱及重结晶法等分离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对分得的单体化合物利用理化检验及1H-NMR、13C-NMR、MS等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采用改良寇氏法对各萃取部位急性毒性进行研究;采用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小鼠棉球肉芽肿的炎症模型对醇提取物和各萃取部位的抗炎活性进行评价。  结果:从龙脷叶中分离得到14个单体化合物,鉴定了其中12个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正三十烷醇(triacontanol1)、β-谷甾醇(β-sitosterol2)、(Z)-10-Eicosenoic acid(3)、1,3-十四烷酸甘油二酯(1,3-Dimyristin4)、亚油酸(linoleic acid5)、十二烷醇(dodecanol6)、硫代乙酸酐(thioaceticanhydride7)、胡萝卜苷(daucosterol8)、月桂酸(lauric acid9)、3-羟基-2-羟甲基-4H-吡喃-4-酮(3-hydorxy-2-hydorxymethly-4H-pyran-4-one10)、β-谷甾醇油酸酯(Stigmast-5-en-3-ol,oleate11)、3-乙酰氧基咖啡酸(3-acetylcaffeic acid12)。龙脷叶乙醇总提取物和乙酸乙酯部位及正丁醇部位能够显著的降低小鼠耳廓肿胀,龙脷叶醇总提取物和乙酸乙酯部位能够显著降低小鼠棉球肉芽肿胀。  结论:从龙脷叶中分离得到的主要是脂肪酸类成分,12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活性研究表明龙脷叶乙醇总提取物具有明显抗炎作用,抗炎作用主要有效部位为乙酸乙酯部位以及正丁醇部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