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市场化扶贫机制在精准扶贫中的运用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6h】

市场化扶贫机制在精准扶贫中的运用研究——以甘肃省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 分析框架

1.4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贫困理论文献综述

2.2 国内贫困理论文献综述

2.3 国内外文献评述

第三章 市场化扶贫机制的必要性

3.1 市场化扶贫机制的内涵

3.2 传统财政扶贫的内在局限

3.3 市场化扶贫机制的优越性

第四章 市场化扶贫机制的可行性

4.1 市场化扶贫理念在政策层面全面体现

4.2 扶贫开发的主体范围日益拓展

4.3 市场化配置扶贫资源的方式逐步优化

4.4 市场化扶贫的基础条件不断完善

4.5 市场化扶贫机制应用案例

第五章 市场化扶贫机制的框架设计

5.1 市场化扶贫机制框架设计总体思路

5.2 主体参与

5.3 要素扶持

5.4 资源整合

5.5 制度优化

第六章 市场化扶贫机制的政策建议

6.1 基于扶贫主体的视角

6.2 基于要素扶持的视角

6.3 基于资源整合的视角

6.4 基于制度优化的视角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纵观我国扶贫开发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总体情况,可以发现,市场化扶贫理念及其机制在实践过程中已经得到了日趋广泛的应用。针对理论研究远远滞后于实践应用的现实,本文尝试从市场化扶贫机制这一角度,对市场化扶贫机制在精准扶贫中的应用进行系统论证。  市场化扶贫机制不仅在实践中得到了检验,在理论研究上也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由于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果的不断弱化、财政扶贫机制下出现的选择性偏差以及对农户主观能动性的忽视等,单纯的政府扶贫模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质疑。政府主导下市场化扶贫机制的引入,能够有效弥补财政扶贫下的种种弊端,重视市场的作用和力量,已经成为新时期农村精准扶贫的必然要求。  市场化扶贫机制的引入必须具有一定的承接基础,盲目无选择性的引入会导致原本贫困的主体陷入更加混乱的局面。作为贫困地区的典型代表,本文以甘肃省为例,从政策调整、主体范畴、资源配置和基础条件等维度,阐述了甘肃省构建市场化扶贫机制的可行性。  在明确市场化扶贫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基础之上,系统完整的设计市场化扶贫机制的框架是本文的核心和亮点所在。市场化扶贫机制是系统的多维度的体系,包括各个方面,多种层次,本文从主体参与、要素扶持、资源整合和制度优化四个维度对市场化扶贫机制进行了框架设计。  基于市场化扶贫机制的框架设计,本文对应从主体、要素、资源整合和制度四个角度进一步说明了对市场化扶贫机制的具体政策操作的意见和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