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当归挥发油对高血压模型大鼠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
【6h】

当归挥发油对高血压模型大鼠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前言背景

1.1高血压病概述

1.2血管内皮结构与功能

1.3血管内皮损伤与高血压

1.4血管内皮损伤标志物

1.5高血压与血管内皮损伤的中医认识

1.6中药类对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

1.7 当归挥发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实验材料

2.2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诱导高血压大鼠模型的制备

2.3实验内容与操作方法

2.4统计学处理

第三章 实验结果

3.1当归挥发油对高血压模型大鼠体质量影响

3.2连续给药前后各组大鼠收缩压值的变化

3.3当归挥发油对高血压模型大鼠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 (ET-1)、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

3.4当归挥发油对高血压模型大鼠血清血栓调节蛋白(TM)、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的影响

3.5当归挥发油对各组大鼠胸主动脉HE染色的影响

3.6扫描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胸主动脉内皮结构的变化结果

3.7各组大鼠血液循环内皮细胞计数变化情况

3.8免疫组化观察各组大鼠胸主动脉钙网蛋白(CRT)的表达

3.9当归挥发油对大鼠腹主动脉TM mRNA、vWFmRNA相对表达量的影响

3.10当归挥发油对各组大鼠腹主动脉钙网蛋白(CRT)表达的影响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缩略词列表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当归挥发油对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诱导的高血压模型大鼠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并进一步研究探讨其调节机制。  方法:SPF级雄性Wistar大鼠60只,均为10周龄,体质量(180±20) g,随机选取8只大鼠为正常对照组,其余50只大鼠用于实验造模,灌胃左旋硝基精氨酸甲(60 mg/kg.d),连续5周建立高血压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药对照组(硝苯地平)、当归挥发油高、中、低剂量组,各组大鼠只数用n表示,其中n=8。给药各组大鼠灌胃相应剂量的药物,每日一次,连续8周,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则灌胃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期间观察大鼠的生理状况(精神、活动,毛色及摄食饮水状态,测量体质量和大鼠尾动脉收缩压变化);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麻醉,腹主动脉联合心脏采血,摘取胸主动脉、腹主动脉;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一氧化氮合酶(NOS)含量、酶联免疫法(ELISA)测血清内皮素-1(ET-1)、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血栓调节蛋白(TM)水平;HE切片染色观察胸主动脉病理改变;扫描电镜观察胸主动脉超微结构的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大鼠血液中循环内皮细胞数目;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血管vWF、TM mRNA的相对表达量,免疫组化法、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血管钙网蛋白(CRT)定性及定量的结果。  结果:1)正常组大鼠精神状态如常,随实验周数增加,大鼠体质量逐渐增加;模型组大鼠表现逐渐精神差,摄食饮水量下降,活动次数减少,毛质粗糙,色泽暗淡,体质量相比正常组大鼠明显减轻(P<0.05);阳性药组、高剂量组大鼠在连续给药2周后,精神恢复,摄食饮水量与正常组大鼠相近,体质量增长(P<0.05);中、低剂量组大鼠在连续给药6周体质量明显增长(P<0.05)。2)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收缩压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当归挥发油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当归挥发油高剂量组大鼠收缩压在给药后4周开始快速下降,到8周后基本降至正常(P<0.05),当归挥发油低剂量组降压作用最弱。3)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ET-1升高,血清NO、NOS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当归挥发油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ET-1下降、血清NO、NOS升高(P<0.05)。4)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M、vWF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当归挥发油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TM、vWF降低(P<0.05);5)正常组大鼠胸主动脉HE染色下表现:动脉内膜结构正常,无增厚,表面光滑,内皮连续完整无突起、缺损及细胞粘附;模型组大鼠动脉内膜增厚明显,管腔变窄,内膜结构紊乱,内皮凸起,缺损;阳性药组、当归挥发油高剂量组、当归挥发油中剂量组大鼠胸主动脉结构、厚度、内膜完整性均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改善,但当归挥发油低剂量组大鼠胸主动脉仍可见增厚的内膜,内皮结构不完整。6)正常组大鼠胸主动脉扫描电镜结果示:胸主动脉血管内皮结构完整,表面光滑,排列整齐,呈梭形排列,无细胞粘附及迁移;模型组大鼠胸主动脉扫描电镜结果示:胸主动脉血管内皮损伤严重伴有脱落,内皮下组织暴露,表面粗糙,结构紊乱并翻转,可见“虫蚀样”缺损,细胞粘附迁移明显;各给药组内皮结构完整性,内皮损伤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阳性药组与高剂量组效果优于中剂量组,其血管内皮结构相对完整,而低剂量组血管仍可见内皮断裂、缺损及塌陷。7)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外周血循环内皮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提示:模型组内皮损伤严重;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组和当归挥发油高、中剂量组,循环内皮细胞数减少(P<0.05);8)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MmRNA和vWFmRNA相对表达量增加(P<0.05),说明模型组大鼠血管内皮损伤明显;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TMmRNA和vWFmRNA相对表达量下降(P<0.05);9)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胸主动脉内膜中CRT黄色活性表达升高(图中箭头所示),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胸主动脉CRT黄色活性表达均有降低。10)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腹主动脉CRT表达量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腹主动脉CRT蛋白表达量有不同程度下降的趋势(P<0.05)。与免疫组化法测定的结果呈一致。  结论:当归挥发油能够降低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诱导的高血压大鼠的血压,同时通过调节血清中NO、ET、vWF、TM水平以及血管内皮vWF、TM的表达,减少循环内皮细胞的数目,对高血压血管内皮损伤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保护内皮的潜在机制可能与通过拮抗Ca2+,减轻内质网应激,CRT在血管内皮中表达下调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