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大学生微公益活动研究
【6h】

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大学生微公益活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公益活动及微公益活动内涵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关于公益活动及微公益活动特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1.3.1 研究重点

1.3.2 研究难点

1.3.3 研究创新点

1.4 论文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问卷调查法

1.4.3 案例分析法

第2章 大学生微公益活动概述

2.1 大学生微公益活动的兴起

2.1.1 大学生微公益活动兴起的社会背景

2.1.2 大学生微公益活动兴起的个人因素

2.2 大学生微公益活动的涵义及特点

2.2.1 大学生微公益活动的涵义

2.2.2 大学生徽公益活动的特点

第3章 大学生微公益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义涵

3.1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微公益活动的作用

3.1.1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微公益意识

3.1.2 促使大学生积极践行微公益观

3.1.3 坚定大学生微公益道德意志

3.2 大学生微公益活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3.2.1 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3.2.2 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3.2.3 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3.3 大学生微公益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性

3.3.1 价值取向的一致性

3.3.2 行为导向的实践性

第4章 大学生微公益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大学生微公益活动存在的问题

4.1.1 微公益活动组织存在的问题

4.1.2 微公益活动参与者存在的问题

4.1.3 微公益活动机制存在的问题

4.2 大学生微公益活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不完善

4.2.2 大学生微公益意识薄弱

4.2.3 学校及社会支持力度不够

第5章 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大学生微公益活动发展的对策研究

5.1 引导正确的公益道德价值取向

5.1.1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5.1.2 培育大学生正确的微公益意识

5.1.3 加强大学生的微公益理念教育

5.1.4 培养大学生对微公益活动的辨别能力

5.2 加大高校对大学生微公益活动的支持力度

5.2.1 加强对微公益活动的引导宣传

5.2.2 充分利用校园微公益资源

5.2.3 加强微公益活动的组织管理

5.2.4 建立健全微公益活动的规章制度

5.3 加强社会对大学生微公益活动的支持力度

5.3.1 尽快建立健全微公益立法体系及相关政策

5.3.2 完善微公益管理和监督体制

5.3.3 加强物质支持和舆论宣传

5.4 加强大学生微公益网络素养的提升

5.4.1 积极培育校园网络公益文化

5.4.2 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随着微信、微博等网络自媒体社交平台广泛应用于大众生活,“轻松筹”等众筹平台渐渐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微公益活动以一种全新的公益形式被人们所熟悉并接受。“95后”大学生身为网民中的主力大军,微公益活动成为了大学生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主要途径。微公益活动既是大学生实现自我道德教育的实践方式,又是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新途径。  本文立足于大学生微公益活动实际情况,系统梳理了大学生微公益活动的相关概念,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日常思想政治辅导工作两大视角,尝试性地探索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微公益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了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微公益活动所具有的作用,阐释了大学生微公益活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诉求,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另一方面,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分析了推进大学生微公益活动开展的对策,探究了大学生微公益活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有利于大学生微公益活动的健康发展。本课题研究最终致力于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推进大学生微公益活动健康发展的双重目的。  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基本方法、研究难点及主要创新点。  第二部分为大学生微公益活动概述。通过大学生微公益活动的兴起因素、基本涵义和主要特点对大学生微公益活动做出界定。  第三部分为大学生微公益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义涵。通过分析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微公益活动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大学生微公益活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探析两者之间的内在统一性。  第四部分为大学生微公益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通过实际调查问卷数据,探究大学生微公益活动存在的问题,并分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  第五部分为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阅下大学生微公益活动发展的对策研究。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日常思想政治辅导工作两大视角,具体从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微公益道德价值取向、加大高校对大学生微公益活动的支持力度、加强社会对大学生微公益活动的支持力度、提升大学生微公益网络素养四个方面着手,对促进大学生微公益活动发展提出建议、对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