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五大功能区视角下重庆市城镇体系结构研究
【6h】

五大功能区视角下重庆市城镇体系结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城市首位度

1.4.2 空间关联维数

1.4.3 职能统计分析法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2.2.2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2.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2.3 主要理论基础

2.3.1 分形理论

2.3.2 产业布局理论

2.3.3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

第3章 重庆市城镇体系结构分析

3.1 重庆市城镇体系发展历程

3.1.1 直辖前城镇体系

3.1.2 直辖后城镇体系

3.1.3 主要特征

3.2 重庆市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研究

3.2.1 重庆市城镇人口规模结构研究

3.2.2 重庆市城镇首位度研究

3.2.3 主要特征

3.3 重庆市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研究

3.3.1重庆市城镇人口密度与乡镇密度研究

3.3.2 重庆市城镇体系空间关联维数研究

3.3.3 主要特征

3.4 重庆市城镇体系的职能结构研究

3.4.1 重庆市城镇体系产业结构研究

3.4.2 重庆市城镇体系职能结构类型研究

3.4.3 重庆市城镇体系职能专门化测算

3.4.4 主要特征

第4章 重庆市城镇体系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4.1 重庆市城镇体系结构存在的问题

4.1.1 中心城镇首位度过高,人口规模结构失衡

4.1.2 空间结构不够合理,空间关联性偏低

4.1.3城镇职能分工不明,产业趋同现象严重

4.2 重庆市城镇体系结构的影响因素

4.2.1 可利用土地资源因素

4.2.2 经济发展因素

4.2.3 城镇发展因素

4.2.4交通发展因素

4.2.5 政策因素

第5章 重庆市城镇体系结构优化对策建议

5.1 重庆市城镇体系规模结构优化对策建议

5.1.1 控制首位城镇人口规模,扩大辐射带动作用

5.1.2 积极培育大城市,弥补体系断层状态

5.1.3 提升中小城市规模,加快中小城镇发展

5.2 重庆市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优化对策建议

5.2.1 调整人口空间结构,完善空间结构体系

5.2.2 完善交通网络结构。实现交通网络覆盖

5.3 重庆市城镇体系职能结构优化对策建议

5.3.1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

5,3.2 做好城镇职能定位,注重城镇职能的趋异和互补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情况

展开▼

摘要

在现阶段,一个地区要取得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除了需要依靠经济实力强大的中心城市外,合理的城镇体系也是保障全面发展的基础条件。随着重庆五大功能区的划分,对重庆市各城镇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重庆市的城镇体系结构必将发生重大的变革。因此,本研究正是从这一视角出发,研究了目前重庆市城镇体系结构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优化重庆市城镇体系的对策建议。  首先,本文对所用到的定量研究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对国内外城镇体系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对城镇体系的核心概念和主要基础理论进行了论述。  其次,本文对重庆市城镇体系的发展历程、规模结构、空间结构、职能结构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探讨。(1)在分析重庆市城镇体系发展历程时,通过对重庆市直辖前和直辖后的城镇体系进行归纳总结后,得出重庆市城镇体系规模快速扩大、结构变化巨大。(2)在分析重庆市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式时,分析了重庆市城镇人口规模结构,并运用首位度分析法对重庆市城镇体系及五大功能区的城镇体系规模结构进行了研究,得出重庆市城镇体系城镇人口规模和各区城镇首位度存在着较大差异。(3)在分析重庆市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时,分析了重庆市城镇体系的人口密度和乡镇密度,并对重庆市城镇体系的空间关联维数进行了研究,并得出重庆市城镇体系人口和乡镇空间分布不均,各城镇空间呈直线分布。(4)在分析重庆市城镇体系职能结构时,分析了重庆市城镇体系产业结构和行业就业人口结构,并在此基础运用纳尔逊的职能统计分析法对重庆市城镇体系职能专门化程度进行了测算,得出重庆市城镇体系三次产业产值和结构、各职能部门就业人口比重、职能专门化程度都存在较大差异。  再次,通过上面对重庆市城镇体系的发展历程、规模结构、空间结构、职能结构进行分析,可以得出重庆市城镇体系主要存在三大问题:(1)中心城镇首位度过高,人口规模结构失衡;(2)空间结构不够合理,空间关联性偏低;(3)城镇职能分工不明,产业趋同现象严重。本文还对影响重庆市城镇体系结构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可利用土地资源、经济发展、城镇发展、交通发展、政策是影响重庆城镇体系结构的主要因素。  最后,在上面分析的基础上,就重庆市城镇体系的规模结构、空间结构、职能结构提出了优化对策建议。重庆市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应从控制首位城镇人口规模,扩大辐射带动作用;积极培育大城市,弥补体系断层状态;提升中小城市规模,加快中小城镇发展这二方面优化。重庆市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应从调整人口空间结构,完善空间结构体系;完善交通网络结构,实现交通网络覆盖这两方面进行优化。重庆市城镇体系职能结构应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做好城镇职能定位,注重城镇职能的趋异和互补这两方面进行优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