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重庆市房地产泡沫测度、成因及对策研究
【6h】

重庆市房地产泡沫测度、成因及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对泡沫的研究

1.2.2 对房地产泡沫形成原因的研究

1.2.3 对房地产泡沫化后果的研究

1.2.4 对测度泡沫程度的研究

1.3 本文的结构及研究方法

1.3.1 本文结构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重庆市房地产泡沫的理论分析

2.1 房地产泡沫的分类及其经济效应

2.1.1 房地产泡沫的具体分类

2.1.2 房地产泡沫的经济效应

2.2 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机制

2.2.1 宏观经济因素引发的房地产泡沫

2.2.2 微观经济因素引发的房地产泡沫

2.2.3 非经济性因素引发的房地产泡沫

2.3 房地产泡沫的运行机制

2.3.1 投机价格运行机制

2.3.2 资金运作的自我膨胀机制

2.3.3 泡沫演化的外在冲击机制

2.4 房地产泡沫的结束方式

2.4.1 房地产泡沫的转化与吸收

2.4.2 房地产泡沫的破灭

第三章 重庆市房地产市场的初步分析

3.1 房地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3.2 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价格一路上涨

3.3 保障房建设如火如荼

第四章 重庆市房地产泡沫的测度

4.1 房地产泡沫指标体系分析

4.1.1 房地产泡沫衡量指标的选择

4.1.2 “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分析

4.1.3 “房屋销售额增长率之比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率之比”分析

4.1.4 “房价收入比”分析

4.1.5 “市场修正法”对房价收入比进行完善分析

4.2 房地产泡沫的计量模型分析

4.2.1 房地产泡沫计量测度的理论框架与分析

4.3 重庆市房地产泡沫测度的综合评述

第五章 重庆市房地产泡沫的成因分析

5.1 重庆市房地产泡沫形成的宏观经济环境

5.1.1 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

5.1.2 通胀预期加强,居民投资渠道有限

5.1.3 重庆市把握历史机遇,大力开展城市建设

5.2 重庆市房地产泡沫形成的制度性因素

5.2.1 不合理的土地政策和税费制度

5.2.2 保障性住房建设暴露出一些问题

5.3 重庆市房地产泡沫形成的微观因素

5.3.1 开发商及利益相关者的推动作用

5.3.2 羊群效应

第六章 重庆房地产泡沫的治理措施

6.1 严控土地与资本向房地产市场的无序涌入

6.1.1 针对土地资源进行宏观调控

6.1.2 对资本进入房地产市场的宏观控制

6.2 合理运用税收政策调控楼市投资与投机

6.3 完善房地产市场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

6.3.1 完善房地产业投资结构

6.3.2 优化住房供给结构

6.3.3 优化房地产市场结构

6.4 规范和完善地方政府行为

6.4.1 明确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中的角色

6.4.2 规范地方政府的施政行为

6.4.3 建立完善的经济预警系统,合理引导公众投资

第七章 结论

7.1 全文的研究结论

7.2 本文的创新之处

7.3 本文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

展开▼

摘要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房地产业发展迅速,已经逐步成为了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从2000年开始,重庆市的房地产业逐步步入了繁荣发展的时期,其中商品住宅价格、销售面积不断上涨,同时投资性和投机性购房也开始大量的增加。随着重庆市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房地产价格泡沫问题逐渐成为老百姓关注的热点,市场上开始出现“泡沫论”和“非泡沫论”的争论。本文以此争论出发,展开关于重庆市泡沫问题的研究,目的在于验证重庆市房地产市场究竟是否存在泡沫以及泡沫的程度如何,因为只有首先确定了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程度,才能正确的制定房地产业发展计划和管理措施。   论文首先对房地产泡沫的相关理论进行归纳和分析,对房地产泡沫的区别进行了说明,接着从宏观、制度和微观三个层面对房地产泡沫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同时还分析了房地产泡沫的运行机制和结束机制,为下文提出相应的预防政策打下基础。   接着简要介绍了重庆市房地产业的现状,指出其已经是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论文的主要部分之一是对重庆市房地产泡沫进行测度,分为两个层次,分别采取了指标指示法和计量模型法进行验证。指标指示法采用了“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总额”、“房屋销售额增长率与社会零售品销售额增长率之比”、“房价收入比”和经过修正的“房价收入比”来考察重庆市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程度;基于供求角度的计量模型则通过计算均衡价格,与实际价格相比,来检验重庆市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程度,两种方法相互验证,得出了重庆市自2001-2004年房价泡沫开始酝酿,2005年、2007年显著膨胀,2006年和2008年有一定程度收敛,2009年至2011年房价泡沫非常严重但有一定收敛趋势的结论。两种方法有力的驳斥了房地产市场的“无泡沫论”。   接下来论文在得到的重庆市房地产泡沫度基础上从宏观、制度、微观三个层面对重庆市房地产市场泡沫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重庆市房地产市场的具体情况,以产业政策理论为指导,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来预防并降低其危害。主要从政府资源调控、干预土地市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如何有效化解和防范房地产泡沫的手段与政策措施,指出政府应该综合运用金融、税收、行政等手段调控重庆房地产市场,以防止泡沫的进一步膨胀。

著录项

  • 作者

    薛晓;

  • 作者单位

    重庆工商大学;

  • 授予单位 重庆工商大学;
  • 学科 区域经济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杨继瑞;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房地产泡沫,指标体系,计量模型,预防政策;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