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注射型猪小肠粘膜下层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6h】

注射型猪小肠粘膜下层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 主要实验试剂

3 主要实验仪器

4 主要溶液及配制

5 实验方法

结果

1 术后动物一般情况

2 标本大体观察及评分

3 组织学观察及评分

3 糖胺多糖含量(GAG)测定结果

讨论

1 支架材料的选择

2 SIS的生物学特征

3 注射型SIS作为软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及其优势

4 关节软骨缺损动物模型

5 注射型SIS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评价

6 该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致谢

小肠粘膜下层用于骨关节外科的研究进展 综述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比较注射型猪小肠粘膜下层与膜状猪小肠粘膜下层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评价注射型猪小肠粘膜下层的疗效。  方法:27只成年新西兰白兔(体重3.0-3.5kg)制作双侧膝关节股骨滑车上软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三组,第1组为空白组,第2组为膜状SIS治疗组,第3组为注射型SIS治疗组。术后第4、8、12周分别对各组取材行大体观察、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CollagenⅡ免疫组化染色,并参照ICRS评分法行大体评分、组织学评分、使用Image-pro Plus6.0图像分析软件对12周时CollagenⅡ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进行分析、根据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测量12周时各组新生组织中糖胺多糖(GAG)含量。  结果:(1)大体观察:术后4周空白组未见明显修复,对照组、实验组缺损部位见少量灰白色组织;术后8周各组缺损部位见灰白色组织,表面不平,与正常组织分界明显;术后12周各组缺损部位灰白色组织较8周时更多,空白组、对照组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明显,实验组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模糊。(2)ICRS大体评分:术后4周分别为1.33±0.52、2.33±0.52、3.50±0.55;术后8周分别为2.17±0.75、4.67±0.82、7.33±0.82;术后12周分别为7.83±0.75、10.17±0.75、11.17±0.98。术后4、8周时各组两两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周时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空白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织学观察: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CollagenⅡ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术后4周时各组缺损部位未见明显软骨修复,细胞外基质未见异染;术后8周时空白组见大量纤维样组织,细胞外基质未见异染。对照组、实验组细胞外基质异染呈弱阳性;术后12周时空白组见纤维软骨增生,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模糊,细胞外基质未见异染。对照组、试验组可见少量新生透明软骨,细胞外基质异染阳性。(4)ICRS组织学评分:术后4周分别为3.67±0.52、5.50±0.54、6.33±1.03;术后8周分别为5.50±0.84、5.83±0.75、7.67±0.82;术后12周分别为6.83±0.75、7.00±0.63、10.33±1.03。4周时对照组与实验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实验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8、12周时空白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与空白组、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12周时各组Ⅱ型胶原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切片平均光密度分别为0.2183±0.05672、0.3333±0.04033、0.4833±0.06121,两两之间比较差异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12周时各组糖胺多糖(GAG)含量分别为8.46±0.92μg/mg、11.17±0.63μg/mg、13.15±1.01μg/mg,两两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膜状猪小肠粘膜下层(SIS)与注射型猪小肠粘膜下层均能促进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但注射型猪小肠粘膜下层的修复效果更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