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课业负担测评模型的构建研究——基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调查
【6h】

课业负担测评模型的构建研究——基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调查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图目录

表目录

摘要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一)对当下学生课业状况的直观认识——学习依然超时超量

(二)对我国历来“减负”政策的深度审视——缺乏实施的着力点

(三)对课业负担研究的理性反思——定性与定量的融合

二、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一)课业负担研究的理论意义

(二)课业负担研究的现实意义与实践价值

第一章 课业负担的文献综述

一、国内关于课业负担研究的综述

(一)关于课业负担概念的研究

(二)关于课业负担影响学生学习发展的研究

(三)关于课业负担成因的研究

(四)关于课业负担问题治理策略的研究

二、国外关于课业负担研究的综述

(一)关于课业负担的研究

(二)关于学业压力的研究

(三)关于家庭作业的研究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述评

(一)已有课业负担研究的特点

(二)已有课业负担研究的不足

(三)课业负担未来研究的趋势

四、本章小结

第二章 课业负担测评模型构建的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思路与框架

(一)课业负担测评模型构建的价值取向

(二)课业负担测评模型构建的立足点

(三)课业负担测评模型构建的原则

(四)课业负担测评模型构建的研究思路图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访谈法

(三)问卷调查法

(四)统计分析法

四、取样策略与研究对象

(一)课业负担认知背景的研究对象

(二)课业负担测评模型构建的研究对象

(三)课业负担测评模型应用的研究对象

(四)课业负担测评模型作用方式探析的研究对象

五、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课业负担操作性定义的界定

一、课业负担概念的政策背景

(一)合理控制学生作息时间

(二)优化课程设置

(三)规范教材、教辅的管理与使用

(四)规范考试管理

(五)推进考试评价改革

二、课业负担概念的认知背景

(一)课业负担成因的认知背景

(二)课业负担内容的认知背景

(三)课业负担结果的认知背景

三、课业负担操作性定义的构建

(一)背景的观测要点

(二)内容的观测要点

(三)结果的观测要点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课业负担测评模型的构建

一、课业负担测评模型的假设

二、课业负担测评模型的测算方法

三、课业负担测评模型的构建过程

(一)课业负担测评模型的探索性因素分析

(二)课业负担的初步测评模型

四、课业负担测评模型的验证过程

(一)课业负担测评模型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二)课业负担测评模型的信效度检验

五、关于课业负担测评模型的初步结论与讨论

(一)关于课业负担测评模型构建的初步结论与讨论

(二)关于课业负担测评模型结构的初步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课业负担测评模型在测试中的应用

一、关于义务教育学生课业负担现状的假设

二、小学生课业负担的现状特点与初步常模

(一)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总体现状与初步常模

(二)不同年级小学生课业负担的现状特点与初步常模

(三)不同时间段小学生课业负担的现状特点与初步常模

(四)不同性别小学生课业负担的现状特点与初步常模

(五)城乡小学生课业负担的现状特点与初步常模

(六)不同类型学校小学生课业负担的现状特点与初步常模

三、初中生课业负担的现状特点与初步常模

(一)初中生课业负担的总体现状与初步常模

(二)不同年级初中生课业负担的现状特点与初步常模

(三)不同时间段初中生课业负担的现状特点与初步常模

(四)不同性别初中生课业负担的现状特点与初步常模

(五)城乡初中生课业负担的现状特点与初步常模

(六)不同类型学校初中生课业负担的现状特点与初步常模

四、关于课业负担测评模型应用的初步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课业负担测评模型的作用方式探析

一、课业负担测评模型的作用方式分析

(一)单因素作用

(二)多因素作用

二、课业负担的单因素作用研究

(一)不同课业负担水平下学生学习发展状况的比较

(二)不同“减负”规定下学生课业负担状况的比较

三、课业负担的多因素作用研究

(一)成就目标在课业负担影响学生学习效果过程中的中介作用

(二)学业韧性在课业负担影响学生学习效果过程中的调节作用

四、关于课业负担测评模型作用方式的初步结论与讨论

(一)关于课业负担单因素作用的初步结论与讨论

(二)关于课业负担多因素作用的初步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 课业负担测评模型构建研究的结论与启示

一、课业负担测评模型构建研究的结论

(一)课业负担测评模型的维度与结构

(二)学生课业负担的初步常模

(三)小学生课业负担的现状特点

(四)初中生课业负担的现状特点

(五)课业负担测评模型的作用方式

二、课业负担测评模型对研究与实践的启示

(一)对研究的启示

(二)对实践的启示

结束词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很重要,我国几代领导人都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因为它关乎学生身心健康,以及能否让学生有时间去实践和创新,甚至关系到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但这也很难,因为它需要打破我国根深蒂固的应试文化,改良为了满足社会公平不得不采取“唯分数论”的考试方式和录取制度。当下,要切实解决这一难题,除了逐步改革考试评价与录取制度,还应积极开展课业负担的定量研究,构建可量化操作的课业负担测评模型,以及用于监测评估的课业负担常模,从而督导中小学“减负”工作。  本研究历时近4年,通过对山东、浙江、河南、湖北、贵州、重庆等16个省市、340所学校、29443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实证调查,获得大量学生层面的统计数据和质化材料,旨在探究可测量的课业负担模型与可评价的课业负担常模。研究尝试以课业负担操作性定义为切入点,将质化与量化研究相结合,在文献研究、政策分析、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路径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课业负担测评模型进行了构建、验证与应用分析。除绪论、文献综述、研究设计与结论启示外,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内容:  第一,界定课业负担的操作性定义。在分析课业负担政策背景与认知背景的基础上,厘清了课业负担概念的本质特征与典型描述,进而界定可观察、可测量、可操作的课业负担定义,为下一步构建课业负担测评模型奠定必要的概念。  第二,进行课业负担测评模型的构建。首先根据课业负担的操作性定义,提出课业负担测评模型的假设,然后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出课业负担包括成绩压力、课业难度、精力消耗和课内学习任务四个维度。在此基础上经过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该模型拟合良好;课业负担各维度与睡眠时间、学习成绩有轻微的负相关,与厌学倾向有中等程度的正相关,说明该测评模型具有良好的测量学性能,可以作为课业负担的测评工具。  第三,将课业负担测评模型应用于实证调查。运用基于课业负担测评模型编制的《学生课业负担测试问卷》,在三个时间段对学生进行调查测试。通过调查结果分析发现,课业负担测评模型具有良好的外部效度,能够反应课业负担问题的特征。另一方面义务教育学生课业负担在时间、年级、性别、地域、学校类型等方面具有一定差异。最后,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构建不同类型学生课业负担“高、中、低”的初步常模。  第四,对课业负担测评模型作用方式进行实证检验。一方面为了检验课业负担的单因素作用,比较不同课业负担水平下学生学习发展的状况,以及政策因素对学生课业负担状况的影响。另一方面为了检验课业负担的多因素作用,以成就目标为切入点,考察学生学习成就目标对课业负担和学习结果的中介作用;以学业韧性为切入点,考察学生学业韧性对课业负担和学习结果的调节作用。  本研究试图以下四个方面有所创新。第一,通过构建课业负担的操作性定义,实现了课业负担研究从“抽象”到“操作”、从“直观感受”到“实证检验”的过度,可为相关利益群体和社会公众凝聚课业负担共识提供基础与可能。第二,在国内首次构建了可操作、可检验的课业负担测评模型,可为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及学校监测学生课业负担的状态和变化趋势提供测量工具。第三,形成了“成绩压力—课业难度—精力消耗—课内学习任务”的课业负担问题分析框架,可为公众对话课业负担问题话语体系的建立提供关键维度。第四,构建了可评价学生课业负担“高、中、低”水平的初步常模,可为教育行政部门判定解决课业负担目标是否达成以及达成效果提供参照。  鉴于课业负担问题的复杂性,本研究构建的课业负担测评模型还需完善。下一步要解释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地区的课业负担问题,有必要细化课业负担的测评模型与常模参照。同时,课业负担测评模型不能提供相关问题的因果推断,只能作为解决课业负担问题决策的依据之一,而非全部。未来要准确把握课业负担问题的因果关系,需要在课业负担测评模型提供的框架和方向指引下,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实验研究与个案追踪调查,获取更为细致和全面的信息;另一方面采取不同研究方法交互验证已有的假设与结论。

著录项

  • 作者

    杨欣;

  •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南大学;
  • 学科 基础教育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宋乃庆;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义务教育,学生,课业负担,测评模型;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