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警察合法开枪的条件
【6h】

警察合法开枪的条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与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离不开人民警察的履职尽责。近年来,暴力犯罪事件屡发,警察的执法活动受到了严峻的考验。面对现状,枪支作为警察执法的一种工具,在处置一些紧急事件时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实践中枪支在执法活动中的使用也存在两难的境地。一方面合法使用能有效的威慑或制服犯罪行为人继续实施危害行为,起到良好的社会效果;但另一方面由于它在使用中相关立法依据的缺失,再加上部分警察执法权的滥用,使公众对部分警察开枪行为产生了严重的质疑。警察合法开枪的条件就成了人们关注的重点。  现实中,警察不敢不愿配备使用枪支或者枪支佩戴使用随意似乎成为常态。这些问题既有理论上的原因,也有实践中的原因,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依法保障警察履职尽责,才能达到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目的。警察合法开枪条件的设定具有其特有含义和作用,现行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可以归纳为限制与鼓励相结合、主客观相结合、比例原则在合法开枪条件中的全面适用以及抽象性原则与具体条件相结合这四个原则。这些基本原则相辅相成,构建了警察合法开枪条件制度设计的总体框架。其贯穿了警察合法开枪条件立法规范的始终,起到了核心作用。缺少其任何一项,法条在其适用上就会出现偏差,造成对警察开枪行为的错误判定或非法开枪认定。  本文参照犯罪构成要件的分析方法,对警察开枪行为的主客体和主观方面、客观方面进行类型化分析,得出现行立法对警察合法开枪行为规制的思路与重点。针对这些重点,结合相关的案例对实践中部分警察开枪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目前相关制度中存在的一些缺陷,例如立法等级较低、开枪警察的精神状态条件缺乏明确规制、自由裁量权难以准确把握、行政强制手段难以合理选择、警告程序存在弊端等等。对于这些存在的缺陷,如何完善,能使警察开枪时在保障自身权益的同时,达到维护社会秩序与保障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目的。在事后对开枪行为合法化审查时,不仅能得到官方的认可,更能得到社会的认同。这不仅检验着警察的执法水平,更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立法水准。  最后本文结合理论与实践,针对当前警察合法开枪条件的适用中发现的这些问题,提出一些制度完善的建议。首先必须提高关于警察合法开枪条件的立法等级,解决与当前《立法法》之间关于“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规制的冲突。其次对警察的主体资格合理设定、自由裁量权的明确和警告程序合理的合理设置等提出一些看法,以期能有效指导警察开枪。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