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档案工作研究
【6h】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档案工作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2 档案工作中的信息不对称概述

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2.1.1 信息不对称的内容

2.1.2 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影响

2.2 档案工作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

2.2.1 信息不对称与各类档案工作

2.2.2 档案工作环节中的信息不对称

3 档案工作中信息不对称成因

3.1 客观原因

3.1.1 社会分工导致信息不对称日趋突显

3.1.2 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信息分布不平衡

3.1.3 政治因素阻碍档案信息的传播共享

3.1.4 法制不完善影响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

3.2 主观原因

3.2.1 档案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的不平衡

3.2.2 档案信息供求的不对等

3.2.3 档案利用主体信息能力参差不齐

4 信息不对称对档案工作的影响

4.1 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影响

4.1.1 档案信息内容的不完整

4.1.2 档案信息传播受限

4.2 对档案人员的影响

4.2.1 档案工作人员的逆向选择

4.2.2 档案用户的机会主义行为

4.2.3 公民的档案信息权利

4.3 对档案工作价值实现的影响

5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档案工作模式运行

5.1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档案工作模式

5.1.1 信息不对称下档案工作的特征与要求

5.1.2 信息不对称下档案工作模式的可行性

5.2 基于信息不对称的档案工作模式构建

5.2.1 加强档案宣传工作与事业投入

5.2.2 完善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建设

5.2.3 建立档案利用主体间交互式学习与激励机制

5.2.4 开展多元化档案信息服务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档案专业化程度的加深,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然而,在信息市场中,信息的传递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会受到主观、客观多方面的影响,使信息在接收时出现不对等。关于信息不对称的最早研究是在市场经济领域,产生信息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进行研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直接影响到市场中资源的有效配置。在日常生活中,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档案工作理应凸显作用,但目前,国内对档案工作的认可与档案信息自身的价值相比并不成正比,档案工作处于一种尴尬的地位。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自身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规范问题,使得信息不对称也普遍出现在档案工作的各环节中,阻碍了信息的传播与共享,给档案工作造成了负面的影响,不利于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探讨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档案工作就显得十分必要。  本文主要依据对文献的检索和切身的调研经验,以信息不对称为理论基础,探讨了在各类档案工作和各环节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尤其是深刻分析了档案移交机构、档案管理机构以及档案用户三方面在档案工作进行过程中相互存在的信息不对称,论证了信息不对称在档案工作中是普遍存在且不易消除的。通过对档案信息资源、档案利用主体,档案工作价值的分析,认识到信息不对称不仅普遍存在,而且造成了负面的影响。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本文透过现象深入挖掘档案工作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得出了主、客观两层面的原因。根据原因,提出对应的改善建议,建立信息不对称环境下的档案工作模式。构建由社会环境、档案信息资源、档案工作参与者、档案信息共享平台四方面的工作模式,有利于统筹档案工作中的各参与者,弱化各参与者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对档案工作效率的提高以及档案事业的长久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