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RecBCD抑制蛋白的作用比较和PIV5反向遗传系统的建立
【6h】

不同RecBCD抑制蛋白的作用比较和PIV5反向遗传系统的建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语表

1.1Red/ET同源重组工程

1.2RecBCD核酸外切酶和DNA同源重组

1.3外源RecBCD抑制蛋白和DNA同源重组

1.4RecBCD的抑制蛋白Abc12和Gp5.9

1.5选题的意义

第二章Abc12和Gp5.9的重组酶质粒的构建

2.1.1菌株和质粒

2.1.2培养基、抗生素和诱导剂

2.1.3寡核苷酸链的合成与DNA测序

2.1.4分子生物学试剂

2.1.5生物信息分析软件及在线工具

2.1.6仪器设备清单

2.2实验方法

2.2.1革兰氏阴性菌的电转化方法

2.2.2大肠杆菌的质粒小量提取与酶切鉴定

2.2.3大肠杆菌的质粒大量提取及酶切

2.2.4DNA的醋酸钠乙醇沉淀

2.2.5菌落PCR及PCR扩增体系

2.2.6Gibson组装

2.3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2.3.1重组酶质粒的构建

2.3.2不同RecBCD抑制蛋白的作用比较结果

2.4讨论

第三章PIV5反向遗传系统的建立

3.1PIV5病毒介绍

3.1.1PIV5基因组的特征

3.1.2PIV5的转录和复制

3.1.3PIV5病毒的反向遗传学

3.1.4PIV5作为疫苗载体的优点

3.1.5CcdB反向筛选

3.1.6本研究的意义

3.2实验材料

3.2.1本实验所用的病毒、菌株和质粒

3.2.2主要的仪器设备

3.2.3主要的试剂

3.2.4寡聚核苷酸的合成与DNA的序列

3.3实验方法

3.3.1细胞的培养

3.3.2病毒基因组RNA的提取

3.3.3病毒RNA反转录成cDNA及其扩增体系

3.3.4病毒的转染

3.4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3.4.1PIV5全基因组的体外组装

3.4.2CAG启动子的辅助质粒的构建

3.4.3CMV启动子的辅助质粒的构建

3.4.4CMV增强启动子的辅助质粒的构建

3.4.5PIV5病毒全长的CMV启动子和polyA尾的添加

3.4.6pBeloBAC11-T7prom-PIV5 ZJQ-221-ribo-polyA-T7ter质粒的构建

3.4.8PIV5病毒的拯救

3.5实验计划

3.6讨论

第四章全文总结与展望

附表一:RecBCD抑制蛋白的基因序列

附表二:PIV5的基因组和PEDV S的基因序列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王燕燕;

  •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大学;
  • 学科 生物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符军;
  • 年度 202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