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源自食鹿角菜假交替单胞菌的三种卡拉胶酶的研究
【6h】

源自食鹿角菜假交替单胞菌的三种卡拉胶酶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目 录

主要符号表

第 1 章前言

1.1 卡拉胶的研究概述

1.1.1 卡拉胶的来源及结构研究进展

1.1.2 卡拉胶的理化性质及用途

1.2.1 卡拉胶寡糖的制备方法

1.2.2 卡拉胶寡糖的分离纯化及其鉴定

1.2.3 卡拉胶寡糖的活性及应用

1.3.1 卡拉胶酶的来源

1.3.2 卡拉胶酶的分类

1.4 卡拉胶酶的应用

1.4.1 用于制备卡拉胶低聚糖

1.4.2 用于处理海洋藻类细胞壁

1.4.3 用于推测卡拉胶结构

1.4.4 用于研究微生物代谢

1.5 本文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2 主要研究内容

第 2 章一种 Kappa-卡拉胶酶的克隆、表达及其酶学性质研究

2.1.1 实验材料

2.1.2 磷酸盐缓冲液的配制

2.1.3 SDS-PAGE 电泳所用溶液的配制

2.1.4 培养基

2.1.5 主要仪器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菌株的活化

2.2.2 筛选培养方法

2.2.3 PCR扩增卡拉胶酶基因片段

2.2.4 目的基因和载体的双酶切

2.2.5 卡拉胶酶重组质粒的构建与转化

2.2.6 诱导表达实验

2.2.7 标准曲线的绘制

2.2.8 重组菌株产酶能力测定

2.2.9 κ-卡拉胶酶的粗分离

2.2.10 κ-卡拉胶寡糖的酶法制备

2.2.11 κ-卡拉胶寡糖的成分分析

2.2.12 生物信息学分析

2.2.13 数据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功能结构域分析

2.3.2 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分析

2.3.3 κ-卡拉胶酶开放阅读框分析

2.3.4 疏水性分析

2.3.5 κ-卡拉胶酶基因编码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2.3.6 κ-卡拉胶酶信号肽预测

2.3.7 κ-卡拉胶酶的跨膜区分析

2.3.8 κ-卡拉胶酶的二级结构预测分析

2.3.9 三级结构

2.3.10 以 Ramachandran Plot 对模型评价

2.3.11 使用 Profiles-3D protocol 评价

2.4.1 κ-卡拉胶酶基因的克隆

2.4.2 car-T载体的构建

2.4.3 car-T基因与 pET-28a 载体双酶切

2.4.4 κ-卡拉胶酶双拷贝表达片段的构建

2.4.5 重组 κ-卡拉胶酶的表达

2.5.1 半乳糖的标准曲线

2.5.2 酶的底物特异性

2.5.3 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及温度稳定性

2.5.4 酶的最适反应 pH及 pH稳定性

2.5.5 金属离子对重组酶活性的影响

2.5.6 添加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对重组酶活性的影响

2.5.7 降解产物分析

2.6 本章总结

第 3 章 P. carrageenovora ASY5 中 car 30 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仪器

3.2 基本方法

3.2.1 菌种的活化

3.2.2 菌株的发酵

3.2.3 引物设计

3.2.4 目的基因和载体的双酶切

3.2.5 目的基因和载体的连接与转化

3.2.6 连接产物的诱导表达

3.2.7 标准曲线的绘制

3.2.8 重组 κ-卡拉胶酶活性的测定

3.2.9 κ-卡拉胶酶的粗分离

3.2.10 κ-卡拉胶寡糖的酶法制备

3.2.11 酶降解 κ-卡拉胶寡糖的质谱分析

3.2.12 κ-卡拉胶酶基因及其编码产物的生物学信息分析

3.2.13 数据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功能结构域分析

3.3.2 κ-卡拉胶酶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质的序列分析

3.3.3 κ-卡拉胶酶开放阅读框分析

3.3.4 疏水性分析

3.3.5 κ-卡拉胶酶基因编码蛋白质的理化性质

3.3.6 κ-卡拉胶酶信号肽预测

3.3.7 κ-卡拉胶酶的跨膜区分析

3.3.8 κ-卡拉胶酶的二级结构预测分析

3.3.9 三级结构

3.3.10 以 Ramachandran Plot 对模型评价

3.3.11 使用 Profiles-3D protocol 评价

3.4.1 κ-卡拉胶酶基因的克隆

3.4.2 PCR产物与表达载体 pET-28a双酶切

3.4.3 κ-卡拉胶酶双拷贝表达片段的构建

3.4.4 重组 κ-卡拉胶酶的表达

3.5.1 半乳糖的标准曲线

3.5.2 蛋白含量测定

3.5.3 酶的底物特异性

3.5.4 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及温度稳定性

3.5.5 酶的最适反应 pH及 pH稳定性

3.5.6 金属离子对重组酶活性的影响

3.5.7 添加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对重组酶活性的影响

3.5.8 重组 κ-卡拉胶酶水解 κ-卡拉胶的动力学分析

3.5.9降解产物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 4 章一种产ι-卡拉胶酶菌种的培养方法及酶学性质研究

4.1.1 菌种

4.1.2 原料与试剂

4.1.3 培养基

4.1.4 材料与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菌种的活化

4.2.2 菌株的基本培养条件

4.2.3 生长曲线的绘制

4.2.4 生长条件的确定

4.2.5 标准曲线的绘制

4.2.6 卡拉胶酶活性的测定

4.2.7 卡拉胶酶酶学性质研究

4.2.8 卡拉胶酶的粗分离

4.2.9 卡拉胶寡糖的酶法制备

4.2.10 酶降解卡拉胶寡糖的成分分析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半乳糖的标准曲线的绘制

4.3.2 碳源对菌株生长和产酶能力的影响

4.3.3 最佳碳源浓度的确定

4.3.4 氮源对菌株生长和产酶能力的影响

4.3.5 氮源的最佳添加量

4.3.6 NaCl 添加量对菌株生长和产酶的影响

4.3.7 培养时间对菌株生长和产酶的影响

4.3.8 培养温度对菌株生长和产酶的影响

4.3.9 接种量对菌株生长和产酶的影响

4.3.10 装液量对菌株生长和产酶的影响

4.3.11 初始 pH值对菌株生长和产酶的影响

4.3.12 酶的底物特异性

4.3.13 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及温度稳定性

4.3.14 酶的最适反应 pH及 pH稳定性

4.3.15 金属离子对重组酶活性的影响

4.3.16 添加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对酶活性的影响

4.3.17 降解产物的制备

4.4 本章小结

第 5 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 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李佳佳;

  • 作者单位

    集美大学;

  • 授予单位 集美大学;
  • 学科 生物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肖安风;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