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财产性收入视角下农村隐性贫困财务测度与改善路径研究
【6h】

财产性收入视角下农村隐性贫困财务测度与改善路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 文献回顾与述评

1.2.1 财产性收入理论

1.2.2 关于隐性贫困

1.2.3 财产性收入对反贫困的作用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课题来源

1.3.2 研究思路

1.3.3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农民财产性收入与农村隐性贫困的理论分析

2.1 财产性收入的基本理论

2.1.1财产性收入的概念

2.1.2财产性收入的理论基础

2.1.3财产性收入的“财富湿地”属性解读

2.2 隐性贫困的概念界定

2.2.1贫困的概念

2.2.2 贫困的类型划分

2.2.3 隐性贫困的概念界定

2.2.4 隐性贫困与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关系

2.3 农村地区隐性贫困与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关系

2.3.1财产制度变迁与农民财产性收入

2.3.2我国农民财产性收入的现状

2.3.3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与农村地区隐性贫困的关系

第3章 农村地区“隐性贫困”的财务测度

3.1 构建原则

3.1.1以世界银行人文发展指数为基础

3.1.2公平与效率原则

3.1.3可比较性原则

3.1.4低成本高效益原则

3.2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3.2.1指标选取

3.2.2数据来源

3.3 模型设计

3.4 我国农村地区隐性贫困程度分析

3.4.1分项指数分析

3.4.2 整体情况分析

3.4.3 分地区对比分析

第4章 农村隐性贫困与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实地研究

4.1 样本县的现状分析

4.1.1 数据来源及调查方法

4.1.2 调查内容

4.2 样本县农村地区隐性贫困测度结果

4.3 样本县农村地区隐性贫困的原因分析

4.3.1 经济因素

4.3.2 教育因素

4.3.3 财产性收入因素

第5章 农村隐性贫困的改善路径分析

5.1 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5.1.1 保障农村土地确权有序推进

5.1.2 增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

5.2 提升农村地区人力资本投资与信息化建设

5.2.1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5.2.2 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5.3 基于“产权链”和“供应链”的农村股权合作模式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农村地区隐性贫困与财产性收入调查问卷

致谢

展开▼

摘要

党的十九大明确了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转变,并再次强调继续“拓宽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当前农民财产性收入相较于城镇居民而言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而农村贫困地区的居民财产性收入更是捉襟见肘。党中央在发布“农村土地承包权增加30年”的政策基础上,于2018年发布“一号文件”,推出“对宅基地实施三权分置”的突破性“新政”。在这大好新政的指引下,通过对财产性收入的产权与财务属性的解读,切实增加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农村地区的居民财产性收入,是实现“精准扶贫、精准发力”的有效途径。它将从根本上解决“隐性贫困”问题,进而达成新时期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  农村隐性贫困与财产性收入关系密切。首先,本文通过研究财产性收入的基础理论总结出财产性收入的“财富湿地”属性,进一步明确财产性收入概念;其次,本文通过探索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土地制度改革的历史沿革,剖析了农村产权变革历史阶段的产权特点、演进规律与价值导向。再次,本文在比较和借鉴现有隐性贫困定义的基础上,创新性地从居民财产性收入和非财产性收入角度对隐性贫困概念进行重新定义,并依据世界银行人文发展指数设计中国农村地区隐性贫困的评价指标体系,按财产性收入量化标准进行重新评价和设计,分别测算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农村隐性贫困水平,分析其变化规律;最后,本文实地考察了国家级贫困县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家庭情况和土地流转情况,探索导致贫困地区财产性收入偏低之原因,并针对性地分析出能够改善农村隐性贫困的路径。  通过研究本文发现,财产性收入因其特有的“财富湿地”属性,具有使居民财富保值增值和调节贫富差距的功能,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越高,农村地区的隐性贫困水平就越低。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农村隐性贫困程度高主要是受制度因素和资源因素的影响,应当从推进农村集体土地产权性改革、加强农村人力资源与信息化建设以及构建“产权链+供应链”的股份合作模式入手来提升农民财产性收入,进而降低农村地区的隐性贫困程度。本文创新性地提出把财产性收入作为衡量“隐形贫困”的量化标准,为新时期精准扶贫找到了财务学“尺度”。本文首次从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经济视角来研究“隐性贫困”问题,切合党中央近来密集发布的“三权分置”等惠农政策,找到了新时期扶贫的精准“发力点”,最终目的是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升其由财产性收入的不断增加带来的各种社会效益,为国家在新时期消除农村地区隐性贫困,制定提高贫困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