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发达省份经济滞后地区开展农村社会工作的困境研究--以浙江省W 县为例
【6h】

发达省份经济滞后地区开展农村社会工作的困境研究--以浙江省W 县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和路径

1.5 研究区域基本概况

2 W县开展农村社会工作的背景

2.1推进农村社会工作的必要性

2.2浙江省农村社会工作的开展

2.3浙江省农村社会工作的成效与不足

3 W县农村社会工作开展状况

3.1 W县农村社会工作规划

3.2 W县社工人员建设

3.3 W县社工人员待遇与奖励情况

3.4 W县社工项目推进(开展)情况

4 W县农村社会工作开展困境

4.1有组织但工作缺乏

4.2.有社工无服务

4.3持证社工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5 W县农村社会工作开展过程中现存的问题

5.1村民(求助人)角度

5.2社会工作者(组织)角度

5.3政府(行政单位)角度

6 W县农村社会工作开展的困境分析

6.1经济滞后

6.2基层政府沿用政务工作思维代替社会工作

7 发达省份经济相对滞后农村地区开展社会工作的路径分析

7.1积极推进农村社会工作的本土化

7.2加强区际交流,实行帮扶

7.3加强财政补贴,推动农村社会工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自社会工作西方传入中国,在中国各地逐渐形成对专业社会工作的研究和探索,在实务应用上对中国社会治理提供了极大帮助,一些地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工作实践模式,局部地区成了社会工作发展全国领先的佼佼者,在一些发达地区社会工作广被接纳和应用。但由于中国富裕广阔、人口分布、社会资源、城乡布局等诸多因素,社会工作在一些地区仍属于未开发或弱开发的阶段。虽然国家多次在文件政策上督促、鼓励发展社会工作,各地也有具体的民办社工机构和持证专业社会工作者,但在实际开展社会工作时,仍难以保质保量完成社会工作要求,特别偏远地区、经济滞后的农村地区,基层政府难以维持社会工作的开展。  笔者从所在基层政府中对当前的农村社会工作开展困境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基层政府对社会工作的认知还不够全面,仍把社会工作的事务交由基层干部承担,而基层干部因各项行政性工作,难以进行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基层政府普遍并未注意到社会工作组织介入的重要性,甚至民间社工机构需要主动寻找基层政府进行服务购买,部分有意愿进行服务购买的政府部门,因为专项资金不足等诸多原因无法发展社会工作。持证社会工作者并非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大多数为政府或单位内的工作人员,只是数字上的专业社会工作者,并没有专业社会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和实务能力。  同时,由于农村社会工作的普及型及认知不足,社会工作的开展在服务链中的各主体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在村民(求助人)看来,社会工作者的保密性和专业性不受信任,认为接受服务是个人能力的不足等;在社会工作者(组织)角度,政府关注于政绩性工作,由于社会工作服务成果难以用明确数字衡量,与实业相比缺少工作可见性,社工机构缺少工作开展资金和维持资金;而在政府(行政单位)的立场上看,社工的介入会影响政府单位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并且在既定数字目标完成的情况下,突然追求社工的发展质量会给自身工作增加压力。  针对当前农村社会工作发展的必要性和困境,笔者认为政府首先应当进行系统的社会工作认知理解,主动向社会工作发展优秀地区进行请教,引进优秀社会工作机构和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在行政人员不满足日常工作的情况下,不应当再将目光集聚在编制内的基层干部,要求考证充当持证社会工作者,而应当在专业的社工机构介入下,分析当前W县农村社会工作需要人才,发掘、培养运用本土的社会工作人才,在购买资金上,更要有明确的年度购买任务,政府真正购买才能打破W县农村社会工作发展困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