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对心理求助延宕的影响
【6h】

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对心理求助延宕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1文献综述

1.1心理疾病污名

1.2心理求助延宕

1.3调节定向与调节匹配

1.4 信息框架

1.5调节匹配

2问题提出和研究内容

2.1问题提出

2.2研究意义

2.3研究假设

3研究一: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求助基本情况

3.1研究目的和研究假设

3.2研究方法

3.3研究步骤

3.4研究结果

3.5结论及讨论

4研究二: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对心理求助延宕的影响

4.1研究目的和研究假设

4.2研究方法

4.3研究程序

4.4研究结果

4.5结论及讨论

5研究三:调节匹配效应对大学生心理求助延宕的影响

5.1研究目的和研究假设

5.2研究方法

5.3研究程序

5.4研究结果

5.5结论及讨论

6综合讨论

6.1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对心理求助态度的影响

6.2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对心理求助延宕的影响

6.3调节匹配对大学生心理疾病自我污名的影响

6.4调节匹配对大学生心理求助延宕的影响

7结论和展望

7.1研究结论

7.2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大学生群体在遭到心理问题时主动进行心理求助的人数并不多,并且他们在心理求助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犹豫、迟疑、挣扎的现象即心理求助延宕,导致自身心理问题加重直至出现更严重的后果。本研究在描绘大学生当前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求助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探讨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对心理求助延宕的影响,进而研究调节匹配效应对污名的影响,目的在于通过信息说服效果来减少大学生心理疾病污名,降低心理求助延宕。  本论文开展了以下三个研究:  研究一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和心理求助基本情况。方法:采用问卷法对26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有37.35%的大学生被试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超过62%的学生存在中等程度及以上的心理问题,但选择专业心理求助的人数仅有5%。结论:有心理问题倾向的高校大学生占相当高的比例,但愿意主动进行心理求助的倾向不高。  研究二探讨心理疾病公共污名以及自我污名对大学生心理求助延宕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42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回归分析显示,大学生心理疾病自我污名对心理求助延宕有显著影响,当心理疾病自我污名程度越高,心理求助延宕越高;而心理疾病公共污名对大学生心理求助延宕没有影响。结论:大学生心理疾病自我污名对心理求助延宕有显著影响。  研究三探讨情境性调节定向以及信息框架形成的调节性匹配对大学生心理疾病自我污名以及心理求助延宕的影响。方法:对162名大学生采用2(情境性调节定向:促进/预防定向)×2(信息框架:积极/消极结果)的被试间设计。结果:情境性调节定向与信息框架交互效应显著。在信息框架是积极时,促进定向比预防定向大学生被试的心理求助延宕要低,而当信息框架是消极时,预防定向比促进定向的大学生被试心理求助延宕要低。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心理求助延宕受大学生心理疾病自我污名及求助态度的影响。结论:调节匹配能够有效降低大学生心理疾病自我污名以及心理求助延宕。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本研究认为影响大学生心理求助的主要因素是心理疾病自我污名,调节定向和信息框架所产生的调节匹配效应可以有效减少大学生心理疾病自我污名,从而降低心理求助延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