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空间生产的重庆历史文化名镇边界空间研究
【6h】

基于空间生产的重庆历史文化名镇边界空间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 论

1.1研究背景

1.2.1国外研究

1.2.2国内研究

1.2.3小结

1.3.1研究目的

1.3.2研究意义

1.4.1边界

1.4.2边界空间

1.4.3历史文化名镇

1.5创新点

1.6.1研究方法

1.6.2论文框架

2 “空间生产”与古镇边界空间的关联性

2.1.1边界空间界定

2.1.2边界空间要素

2.1.3边界空间类型

2.2“空间生产”理论

2.3空间生产与边界空间辩证统一

3 重庆历史文化名镇边界空间的现状问题

3.1.1资源破坏

3.1.2建设性破坏

3.2边界功能属性弱化

3.3边界空间的同质化

3.3.1乡土特质削弱

3.3.2整体风貌断层

3.3.3空间活力缺乏

3.4本章小结

4 基于空间生产的重庆古镇边界空间设计原则及策略

4.1.1价值内涵对应原则

4.1.2整体性原则

4.1.3适应性原则

4.1.4地域性原则

4.1.5可持续性发展原则

4.2古镇边界空间设计策略

4.2.1边界振兴,内涵重塑

4.2.2空间织补,延续肌理

4.2.3产业联动,互融共生

4.2.4差异引导,弹性管控

4.3本章小结

5 基于空间生产的重庆古镇边界空间设计实践

5.1.1项目概况

5.1.2问题与分析

5.1.3设计构思与策略

5.2.1项目概况

5.2.2问题与分析

5.2.3设计构思与策略

5.3本章小结

6 结 语

参考 文 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成果目录

B.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奖励

C.设计实践展示

D.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全面复兴传统文化以及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结合重庆独特的生态地理环境及历史发展,古镇保护与发展一直是研究热点,已有很多研究是针对古镇核心区,而古镇边界空间作为古镇整体风貌的一部分研究甚少。边界空间是古镇核心和边缘的一个过渡性区域,起着隔离、链接、渗透等作用,也是未来古镇发展开发和利用的重要区域,是古镇空间生产的重要着力点。而今,古镇的边界开发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型城市化建设中的矛盾问题,同时也造成资源、建设性等破坏现象以及空间同质化等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其发展也将成为未来资本的博弈之处,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在此背景下,本文以重庆历史文化名镇的边界空间作为研究对象,结合“空间生产”理论提出一些可发展性策略,为以后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第一章,绪论,通过对研究背景以及国内外对空间生产理论、边界空间的相关研究进行文献整理,提出本文的研究空白点及研究价值,以及在空间生产理论支持下提出对重庆古镇边界空间的研究方法和框架。  第二章,主要是介绍了“空间生产”理论及结合前人研究对古镇边界空间做出界定,并对其空间要素、空间类型进行论述,辩证地分析空间生产理论及古镇边界空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第三章,通过实地调研并分析重庆历史文化名镇边界空间的现状,提出边界空间的破坏、边界功能属性弱化、边界空间的同质化等问题。  第四章,结合以上调研现状问题的分析,辩证性地将“空间生产”理论介入边界空间的研究中,分析总结了一套针对重庆历史文化名镇边界空间未来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策略。  第五章,将基于空间生产的历史文化名镇边界空间的原则和策略应用到实践设计去,以此来验证本文提出的方针策略。  第六章,对本课题的研究过程和实践进行总结,发现研究中的问题和局限性,并对边界空间的后续研究进行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