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传统街巷的界面空间形态探析--以南京老城南门东地区为例
【6h】

传统街巷的界面空间形态探析--以南京老城南门东地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2 意象、元素及城市形态

2.1 环境的意象:可读性与可意象性

2.2 城市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

2.3 城市形态:个性和意象结构的集合

3 门东地区街巷的界面认知

3.1 过渡界面

3.2 静止的标志物

3.3 动态的区域

4 门东地区街巷界面的可读性(Legibility)与个性

4.1 道路的符号:水平方向界面肌理的缓冲、垂直方向界面肌理的延续

4.2 可识别性:牌坊和明城墙

4.3 组织性

4.3.1 东部区域:局部园林的居所

4.3.2 中部区域:流动的集市

4.3.3 西部区域:新旧交替的纹理

5 门东地区街巷界面的可意象性(Imageability)与意象结构——维度与真实生活的细节

5.1 断片:停驻

5.2 断片:游走

5.3 断片:聚合

5.4 断片:不期而遇与未知的可能

结语

参考文献

专业能力展示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刘澍;

  • 作者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

  • 授予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
  • 学科 设计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卓旻;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TU9TU2;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