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聚居程度对于垃圾治理的影响——青海省海晏县城区、农区、牧区比较研究
【6h】

聚居程度对于垃圾治理的影响——青海省海晏县城区、农区、牧区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OLE_LINK1

OLE_LINK2

OLE_LINK3

展开▼

摘要

垃圾治理是指政府、企业、社会、个人在各自能力和职责范围内对人类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垃圾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置的一整套制度和行为的总称。  目前垃圾治理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各国各地都在探索着垃圾治理的有效方法,作为世界屋脊、中华水塔的青藏高原,做好垃圾治理工作对于维护全国乃至全球的生态环境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青海省海晏县的垃圾治理为研究对象,以对比为主要方法,着重阐述了该县辖区内城区、农区、牧区不同的人口聚居程度对垃圾治理的影响和不同区域垃圾治理的各自特点,重点在于突出牧区垃圾治理的独有特点和规律。  本文以海晏县城区、农区和牧区不同的人口聚居情况为基础,分别从装备配备、资金投入和使用、设备运转、垃圾处理方式、人员管理以及部门架构六个方面进行了对比,从中分析出海晏县城区、农区和牧区垃圾治理的异同。  在分项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出海晏县垃圾治理的总体特征,结合国内外有关垃圾治理的研究,针对这些特征建构了三个模型来解释海晏县垃圾治理的现状。一是提出了沙漏模型,解释了人口聚居程度和垃圾治理参与主体之间存在的一般规律,二是提出了生产——消费双侧治理模型,解释了海晏县垃圾治理手段单一、方式陈旧的原因,三是提出了内驱、外驱治理发展模型,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解释了海晏县目前所处的治理阶段。三个模型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不仅能够有效解释海晏县垃圾治理中的问题,也能够解释垃圾治理中的一般性规律。  最后,根据前面的分析提出了实行分区治理、注重制度协调、实行科学的垃圾分类和处理制度、实行旅游垃圾有偿回收制度四个方面的完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