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针灸治疗风寒外袭型急性期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6h】

针灸治疗风寒外袭型急性期面瘫的临床疗效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临床研究

1 病例收集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2.2 中医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剔除标准

5 脱落标准

6 分组方法

7 治疗方法

7.1 治疗组

7.2 对照组

8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8.1 一般项目

8.2 安全性观察

8.3 疗效观察

8.4 疗效评价

9 统计方法

结果

1 脱落情况

2 一般情况比较

2.1 基本资料比较

2.2 观察指标比较

3 安全性观察

讨论

1 病因病机

1.1 中医

1.2 西医

2 选取鼓索神经下段受损型面瘫的依据

3 评分量表选择依据

4 影响及判断面瘫预后的因素

5 急性期进行针灸治疗的依据

6 关于选经选穴的依据

7 艾灸翳风穴治疗风寒外袭型面瘫的意义

8 关于使用激素的讨论

9 观察指标的讨论

10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文献综述 不同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研究综述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受损神经节段位于鼓索神经下段的风寒外袭型急性期面瘫的临床疗效,寻找该型面瘫的最佳临床治疗方法。  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就诊于我院针灸科的64例受损神经节段位于鼓索神经下段的风寒外袭型急性期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组:发病前三天采用远端取穴针刺治疗;发病三天至一周内在远端取穴的同时配合面部相关穴位透刺法;发病一周以后加用电针,采用高频断续波。治疗时同时配合艾灸翳风穴。疗程4周,对照组:泼尼松片晨起饭后顿服,30mg/天,连续服用7天后逐渐减量至停服。疗程4周。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面部运动评分(Portmann评分)、H-B(House-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于疗程结束时观察两组疗效,以及两组痊愈患者达到临床痊愈时所需的天数。最终通过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1)两组患者的面部运动评分、面神经功能分级在治疗结束时与治疗前相比较均有显著提高(P<0.01)。(2)治疗结束时,治疗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分级、Portmann评分及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3)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的Portmann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提高(P<0.01); H-B面神经功能分级较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1)。(4)两组痊愈患者平均痊愈天数相比较,治疗组(15.96±3.445天)稍低于对照组(17.18±4.205)天,达到痊愈所需天数有提前趋势,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刺结合艾灸翳风穴治疗受损神经节段位于鼓索神经下段的风寒外袭型急性期面瘫面瘫有效。针灸组与对照组相比疗效相当且治疗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著录项

  • 作者

    张震焱;

  • 作者单位

    福建中医药大学;

  • 授予单位 福建中医药大学;
  • 学科 针灸推拿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吴明霞;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面瘫,风寒外袭证,针灸疗法,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