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房间空调器非设计工况下性能的实验研究
【6h】

房间空调器非设计工况下性能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致谢

第一章绪论

1.1课题背景及目的

1.1.1我国房间空调器的发展及能耗状况

1.1.2国内外房间空调器的能效标准

1.1.3国内外房间空调器性能测试标准状况

1.1.4课题目的

1.2房间空调器性能测试实验方法简介

1.3非设计工况下房间空调器实验研究现状

1.4本文所做的工作

1.5课题的意义

第二章空调器性能理论分析

2.1空调系统能量数量利用率的分析

2.1.1空调器理论循环与实际循环

2.1.2冷凝温度变化时制冷机的性能

2.1.3蒸发温度变化时制冷机的性能

2.1.4冷凝温度对热泵循环性能的影响

2.1.5蒸发温度对热泵循环性能的影响

2.2空调系统能量品质利用率分析

2.2.1火用的概念

2.2.2循环各过程的火用损失分析

第三章焓差法试验台测试原理与系统

3.1焓差法原理

3.2实验方法

3.2.1试验工况

3.2.2空调器测点布置原则

3.3焓差法试验台测试系统

3.3.1硬件系统

3.3.2软件系统

3.3.3 GSP-2000多功能测温度采集系统

3.4传感器的选择

3.4.1压力传感器

3.4.2温度传感器

2.4.3湿度传感器

3.5实验过程与数据采集流程

第四章房间空调器性能实验数据分析

4.1室内外温度变化对空调器制冷性能影响分析

4.1.1制冷量分析

4.1.2输入功率分析

4.1.3能效比分析

4.1.4蒸发温度分析

4.1.5冷凝温度分析

4.2室内外温度变化对空调器制热性能影响分析

4.2.1制热量分析

4.2.2输入功率分析

4.2.3制热系数分析

4.2.4蒸发温度分析

4.2.5冷凝温度分析

4.3室内侧换热器送风量变化对空调器性能影响分析

4.3.1制冷性能分析

4.3.2制热性能分析

4.4能量数量利用率的数据分析

4.4.1制冷循环制冷系数的比较分析

4.4.2热泵循环制热系数的比较分析

4.5能量品质利用率的数据分析

4.5.1制冷循环的火用损失数据分析

4.5.2热泵循环的火用损失数据分析

第五章空调的性能评价指标分析

5.1综合部分负荷值IPLV

5.2季节能效比SEER

5.3季节能效比计算分析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6.1结论

6.2展望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目前,房间空调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其设计和性能检测很大程度上仍停留在单一工况,为此有必要对房间空调器在非设计工况下的运行性能进行测试分析,找出规律性,为产品的综合性能评价和最优化设计提供指导。 空气焓差法是房间空调器制冷量和热泵制热量性能测试的方法之一,它可以进行静态试验来测试房间空调的制冷能力和制热能力,同时可进行动态性能的试验测试,并可作为房间空调器的检测装置和设计开发的重要手段。 本论文是基于焓差法试验台上的针对空调器性能研究而进行的,回顾了国内外有关测试标准的发展情况以及焓差法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介绍了空气焓差法实验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文中先对空调器的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在实验数据基础上,分析了空调器制冷量、制热量、输入功率、能效比、蒸发温度、冷凝温度等参数及运行工况随室内温度、室外温度变化的关系,以及室内侧风量变化对空调器性能的影响,并且就实际运行情况与理想循环时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而判断了该空调器的性能优劣,实验所得的数据和相关结论为空调器性能的综合评价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 最后,介绍了空调器性能评价指标,即综合部分负荷值和季节能效比,并利用我国现行标准中有关季节能效比的计算公式,在参考相关文献后,对该空调器的季节能效比进行了计算与分析,并对我国空调器性能评价指标提出了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