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空间句法理论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巷空间研究——以寿县为例
【6h】

基于空间句法理论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巷空间研究——以寿县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化进程中的古城风貌危机

1.1.2 社会转型中的古城更新困局

1.2 相关理论研究

1.2.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1.2.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1.2.3 当前空间研究与展望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1.4.1 研究的对象

1.4.2 研究的方法

1.5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1.5.1 研究的内容

1.5.2 论文框架

第二章 空间句法的涵义及相关实践研究

2.1 空间句法理论的涵义

2.1.1 空间句法理论的理论基础。

2.1.2 空间句法理论的基本概念

2.1.3 空间句法理论的研究内容

2.2 空间句法的研究方法

2.2.1 轴线模型法

2.2.2 凸多边形法

2.2.3 视线分割法

2.3 空间句法的指标体系

2.3.1 连接度(connectivity)

2.3.2 控制值(contorl)

2.3.3 平均深度值(MD(i))

2.3.4 整合度(integration)

2.3.5 可理解度(R2)

2.4 国内外空间句法理论相关实践研究与启示

2.4.1 实践研究

2.4.2 实践启示

第三章 基于空间句法理论的寿县古城街巷空间研究

3.1 寿县古城的空间构成

3.1.1 寿县古城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渊源

3.1.2 寿县古城的现状

3.1.3 寿县古城空间发展沿革

3.1.4 寿县古城物质空间的构成方式

3.2 寿县古城的整体特征句法分析

3.2.1 不同时期寿县古城全局集成核的变迁(1887、1979、2006)

3.2.2 不同时期平均深度值对比分析

3.2.3 不同时期可理解度值对比分析

3.2.4 不同时期古城总体空间特征描述

3.3 寿县古城街巷空间句法分析

3.3.1 不同时期街巷空间连接度对比分析

3.3.2 不同时期街巷空间控制值对比分析

3.3.3 不同时期街巷空间可理解度对比分析

3.4 寿县古城典型街巷空间句法特征

3.4.1 传统期街巷空间句法特征

3.4.2 转型期街巷空间句法特征

3.4.3 快速发展期街巷空间句法特征

3.5 历史文化名城街巷空间演化规律

3.5.1 街巷空间呈稳定结构

3.5.2 街巷空间呈非稳定结构

3.5.3 演化规律的总结

第四章 寿县古城保护与更新策略

4.1 自组织与他组织

4.2 《寿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解读

4.2.1 交通方式

4.2.2 生活方式

4.3 寿县古城的保护与更新策略

4.3.1 交通方式

4.3.2 生活方式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论文结论

5.1.1 揭示历史文化名城街巷空间演化规律

5.1.2 总结不同时期街巷空间句法特征

5.1.3 提出寿县古城保护与更新的策略

5.2 存在不足

5.2.1 中观与微观层面分析存在局限性

5.2.2 参数指标体系建立过程中的单纯性和片面性

5.2.3 单一数据化表现难于操作

5.3 研究展望

附图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历史文化名城街巷空间肌理的继承并延续,不仅可以保存城市发展的轨迹而且还是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契机之一。现阶段剧烈社会转型造成的空间激变对于古城保护与更新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空间句法理论是关于空间形态复杂性的量化研究分析理论。该理论正是基于形态本身固有的空间内在结构逻辑,从城市和街巷空间两个层次上来描述和分析空间格局。
   本文旨在探求空间句法理论在历史文化名城街巷空间研究中的应用。利用GIS系统中嵌入空间句法分析模块(Axwoman3.0),以寿县古城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典型案例进行句法分析;纵向时间维度——选取1887年、1979年、2006年三个时间段,依据空间句法参数指标体系(平均深度、控制值、可理解度等),对不同建成期的街巷空间时代特征进行量化分析;横向空间维度——选取北京、重庆、西安、大同等若干历史文化名城作为参照比对,总结归纳了历史文化名城的街巷空间演化规律。以此验证了空间句法理论在历史文化名城街巷空间分析中的可行性,并结合自组织与他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提出了针对寿县古城的保护与更新策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