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滋肾健脾法治疗运动神经元病(脾肾亏虚型)的疗效观察
【6h】

滋肾健脾法治疗运动神经元病(脾肾亏虚型)的疗效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对象与方法

1 病例来源

2 病例选择标准

3 分组及处理

4 观察指标

5 统计处理

结果

1 一般资料

2 疗效比较

6 不良反应

理论探讨

1 现代医学对本病研究现状

2 祖国医学对于痿证的认识:

3 滋肾健脾法基本药物及药理研究

4 临床疗效结果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中医症候评分标准

综述:运动神经元病的中西医诊治进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60例运动神经元病、中医辨证属脾肾亏虚型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缓解程度及其预后来评价该方法的作用,同时展示其作用机制,为临床采用滋肾健脾法提供客观理论支持。  方法:按来诊的先后顺序,收集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采用SPSS软件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每组病例数比例为1:1。入选病例被随机分至基础治疗组、基础治疗+滋肾健脾法组,两组各30例。详细记录观察指标:(可分为1、安全性检测:包括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均在治疗前后各检查1次。2、疗效性观测:包括肌力改变、肌肉萎缩,肌束震颤、吞咽困难及构音障碍的变化,中医症候积分。)具体采用西医临床疗效标准:采用1999年Jesse M.Cedarbaum等人修订的ALS功能分级量表(ALSFRS),比较治疗前后主要症状积分。总分从0(不能完成任务)到40分(正常)。中医症状疗效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采用SPSS23.0进行数据处理,实验数据用均数±标准差( x±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者采用成组t检验,方差不齐者行校正t检验或配对t检验,计量资料用卡方检验。以0.05为检验水准,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①分别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伴发病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②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LS功能分级量表(ALSFRS)积分及中医症候积分,经统计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③ALS功能分级量表(ALSFRS)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后评分均较治疗前评分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④中医症候积分比较:治疗后两组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经检验P<0.05,有显著差异,两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⑤治疗后1月内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滋肾健脾法加基础治疗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恢复优于单用基础治疗组。  结论:①滋肾健脾法能改善运动神经元病中医辨证属脾肾亏虚型患者的ALS功能分级量表(ALSFRS)评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提高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安全有效。②滋肾健脾法与西药基础治疗结合,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