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安徽省天柱山地质公园评价
【6h】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安徽省天柱山地质公园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致谢

目录

插图清单

插表清单

第一章 前 言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2国内外地质遗迹研究现状

1.3研究内容

1.4研究方法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概况

2.2区域地质概况

2.3区域地质与地貌演化史

第三章 天柱山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类型及数据库

3.1花岗岩地貌地质遗迹

3.2水文地质遗迹

3.3超高压变质带地质遗迹

3.4古生物化石遗迹

3.5地质构造遗迹

3.6地质遗迹数据库建立

第四章 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指标权重的确定和评价模型构建

4.1评价目的和原则

4.2评价指标选择

4.3评价方法

4.4评价标准

4.5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4.6天柱山地质公园评价

4.7评价结果分析

第五章 结 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地质公园的建立是保护地质遗迹的最有效的方法。在地球形成演化的历史中,地质遗迹是受到各种内外动力地质作用而遗留下来的地质自然遗产。地质遗迹是自然遗产与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巨大的科学研究与历史文化研究价值,具有不可再生性、不可恢复性、典型性等特点。地质遗迹的开发可以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所以保护好地质遗迹是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地质公园的评价是保护、规划和开发地质遗迹资源的重要基础。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地理信息系统(GIS)自20世纪60年代起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广泛应用于地质灾害预测、环境保护、环境评价、城市规划建设等众多的领域。GIS具有强大的地理信息存储、处理、分析和展示的功能,作为空间分析工具,能够有效地管理和操作分析对象的空间数据。本文对天柱山地质公园的评价从基于GIS的定量评价进行探讨,建立了针对天柱山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的评价体系。指标体系的构建强调自然属性、价值属性、景点景区规模以及旅游开发条件。本文利用GIS对地质遗迹建立了空间数据库,并以此为基础对天柱山地质公园进行评价。
  对天柱山地质公园评价方法的选取上,利用加权线性组合法(WLC)、次序权重平均法(OWA)、理想点法(TOPSIS)这三种评价方法分别对地质公园进行评价。首先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算出指标体系中各因子的权重,然后分别采用三种评价方法对天柱山地质公园进行定量分析,根据其得分结果对区域进行等级划分。评价结果均通过GIS来进行空间展示,使评价更为直观和清晰。对三种评价结果采用GIS叠加分析来得到综合评价结果,使得评价结果更为科学而不失一般性。评价的结果分为“保护开发价值高”、“保护开发价值中等”、“保护开发价值一般”三个等级。根据结果从自然属性、价值属性、景点景区规模以及旅游开发条件这四个方面对天柱山地质公园进行评价。最后对天柱山地质公园从开发和保护两方面做出建议,对“保护开发价值高”的地带,含有花岗岩地貌地质遗迹的区域可开发为观赏性旅游带,含超高压变质带和榴辉岩的地带开发为科研基地,同时对遗迹采取保护措施。对“保护开发价值中等”的地带也需保护,在含水文地质遗迹的区域上可以开发水上运动项目,使人们在观赏之余可以得到更多的乐趣。对“保护开发价值一般”的地带,要对其采取相应的保护,使得天柱山的其他区域在开发的时候可以得到空间上的支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