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7-4PH表面熔覆低碳钴基合金的抗汽蚀机理研究
【6h】

17-4PH表面熔覆低碳钴基合金的抗汽蚀机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 论

1.1 汽轮机末级叶片汽蚀现象的物理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汽轮机末级叶片汽蚀破坏理论

1.2.1 水滴高速撞击的基本理论

1.2.2 水滴撞击固体诱发汽蚀的基本理论

1.2.3 水滴冲击的压强计算

1.2.4 空泡溃灭的压强计算

1.2.5 汽轮机末级叶片发生汽蚀的条件分析

1.3 17-4PH汽蚀强化及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

1.3.1 抗汽蚀材料的研究进展

1.3.2 17-4PH不锈钢表面热处理强化的研究进展

1.3.3 17-4PH不锈钢增材再制造修复的研究进展

1.4 新型低碳钴基合金的应用前景

1.4.1 钴基合金的种类及应用

1.4.2 新型低碳钴基合金的研究进展

1.5 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设备

2.2.1 激光增材再制造平台

2.2.2 智能温控型超声波汽蚀实验机

2.3 材料表征方法

2.3.1 显微组织分析

2.3.2 物相及元素分析

2.3.3 显微硬度测试

2.3.4 电化学腐蚀性能测试

2.4 汽蚀实验及结果检测

2.4.1 汽蚀评价方法

2.4.2 汽蚀结果检测设备

2.4.3 汽蚀实验过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低碳钴基合金激光熔覆工艺研究

3.1 单道单层激光熔覆正交实验

3.1.1 单道单层激光熔覆正交实验方案

3.1.2 激光工艺参数对宽高比和稀释率的影响

3.1.3 单道单层激光熔覆显微硬度实验

3.1.4 多道搭接激光熔覆实验

3.2 激光熔覆低碳钴基合金微观组织分析

3.2.1 显微组织分析

3.2.2 物相分析

3.2.3 元素偏析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激光熔覆低碳钴基合金的抗汽蚀性能研究

4.1 激光熔覆低碳钴基合金的失重对比

4.1.1 汽蚀破坏演变规律

4.1.2 孕育期时长对比

4.1.3 汽蚀累积失重量及失重速率对比

4.2 激光熔覆低碳钴基合金的汽蚀形貌对比

4.2.1 汽蚀不同阶段材料表面形貌特征

4.2.2 汽蚀坑分布规律

4.2.3 汽蚀坑尺寸与材料应变的关系

4.3 汽蚀横截面形貌及汽蚀机理研究

4.3.1 汽蚀孕育期横截面形貌分析

4.3.2 汽蚀加速期横截面形貌分析

4.3.3 汽蚀稳定期横截面形貌分析

4.3.4 汽蚀失效机理分析

4.4 材料的抗汽蚀寿命预测

4.4.1 EVA模型介绍

4.4.2 不同时间段汽蚀坑深度统计

4.4.3 材料抗汽蚀寿命预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汽蚀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5.1 材料的表面形貌对汽蚀的影响

5.1.1 不同粗糙度值的含义及应用

5.1.2 表面粗糙度对汽蚀的影响

5.1.3 孕育期不同材料粗糙度值的变化

5.2 不同的水质环境对汽蚀的影响

5.2.1 汽蚀过程中腐蚀与气泡溃灭的协同效应

5.2.2 不同水质对汽蚀的影响

5.2.3 电化学腐蚀试验

5.3 材料硬度与组织结构对汽蚀的影响

5.3.1 材料硬度与抗汽蚀性能的关系

5.3.2 组织结构与抗汽蚀性能的关系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 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4. 发明专利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薛承感;

  • 作者单位

    浙江工业大学;

  • 授予单位 浙江工业大学;
  • 学科 机械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刘蓉,王梁;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TB3TV1;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