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民事司法裁判中“情理法”之结合
【6h】

民事司法裁判中“情理法”之结合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导论

1.选题背景和目的

2.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情理法结合学理性分析

1.情理缺位导致法律不被信任

2.情理缺位导致法律承载巨大的道德压力

(二)情理法结合之可行性

1.情理推断契合认识过程的一般规律

2.情理规则弥补法律规范的局限性

3.情理论证增加司法裁判的可接受性

二、民事司法裁判中情理法结合之实践

(一)民事司法裁判中情理法结合现状研究

1.郑州“电梯劝烟猝死案”

2.彭宇案

(二)民事司法裁判中情理法结合之问题

1.法律背离情理

2.情理反制法律

3.缺少统一的性操作方法指导

三、民事司法裁判中情理法结合问题之原因

1.情理与法律的价值不同

2.情理与法律的地位不同

3.传统情理内涵的自身缺陷

(二)法治思维与情理思维的分歧

1.法官的法治思维与民众的日常思维之差异

2.两种思维下纠纷解决方式之差异

1.情感异化导致情理性纠纷激增

2.个案背后的社会问题

四、民事司法裁判中情理法有效结合的方式

1.经验法则性质的“理”

2.公众民意性质的“情”

(二)从司法技术的微观角度对结合路径进行探究

1.情理作为辅助理由在大小前提流转阶段的适用

2.情理作为操作理由在大前提判断确认阶段的适用

3.法律解释中的情理法结合

(三)情理进入民事司法裁判的具体途径

1.文书说理

2.法官后语

1.公开性

2.普适性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专著类

二、期刊论文类

三、学位论文类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张宏基;

  • 作者单位

    浙江工业大学;

  • 授予单位 浙江工业大学;
  • 学科 法律硕士(法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翅,叶新杭;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DF7D92;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