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安徽巢湖北部地区下三叠统和龙山组沉积环境及其对生物复苏的影响研究
【6h】

安徽巢湖北部地区下三叠统和龙山组沉积环境及其对生物复苏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国内外早三叠世生物复苏研究现状

1.2 研究区早三叠世研究概况

1.3 存在问题

1.4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

1.5 研究方案及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1.6 主要成果

第二章 地质背景与和下三叠统龙山组发育特征

2.1 研究区地质背景

2.2 实测剖面

2.3 和龙山组岩性划分

2.4 小结

第三章 和龙山组主要沉积岩石类型与形成环境分析

3.1 钙质泥岩的沉积环境分析

3.2 泥质灰岩的沉积环境分析

3.3 瘤状灰岩的沉积环境分析

3.4 研究区和龙山组沉积环境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和龙山组钙球和黄铁矿沉积及其环境意义

4.1 钙球

4.1.1 钙球及其成因

4.1.2 研究区钙球特征

4.1.3 钙球发展与生物复苏

4.2 黄铁矿

4.2.1 黄铁矿产出特征

4.2.2 草莓状黄铁矿

4.2.3 黄铁矿成因及其环境意义

4.2.4 黄铁矿含量变化及环境响应

4.3 小结

第五章 和龙山组地球化学特征

5.1 地球化学测试结果

5.2 主量元素含量特征及意义

5.3 微量元素含量特征及意义

5.4 碳氧同位素含量变化特征及意义

5.4.1 碳氧同位素含量变化特征

5.4.2 碳氧同位素组成与海平面交化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展开▼

摘要

早三叠世是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之后,古生代生态系向中生代生态系转变的重要时期。因此,研究早三叠世的环境及其变化对于探讨大灭绝之后的生物复苏具有重要意义。
  安徽巢湖北部马家山北坡的早三叠世和龙山组层序发育齐全,保存完整,出露清晰,厚21.34m。是国内外研究早三叠世地层及其沉积环境的重要地区。
  该区的和龙山组主要由瘤状灰岩、钙质泥岩和泥质灰岩组成,含丰富的菊石、双壳、腹足、牙形石、介形虫和大量的钙球等化石。岩层中黄铁矿的分布较为普遍。根据沉积和古生物等特征推断该组沉积于局限的陆表海低能环境。
  通过对和龙山组各段岩层中钙球的观察、统计与分析表明,在和龙山组沉积期,以钙球为代表的藻类逐渐走向繁盛,进而为双壳、腹足、介形虫及其它底栖动物的复苏提供了基本条件。这也表明,在该沉积期,海洋环境逐渐改善,生物复苏已在缓慢进行。
  根据对和龙山组岩层中黄铁矿的观察和分析表明,巢北地区和龙山组沉积于水动力条件较弱的缺氧环境。在此环境中,生物复苏缓慢。尤其在和龙山组沉积晚期出现数量较多的草莓状黄铁矿沉积,表明此时海水中曾发生过一次缺氧富硫事件,导致生物复苏受挫,进而延缓了生物复苏的进程。
  和龙山组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果也表明:在巢北地区和龙山组沉积的早、中期,海洋环境逐渐改善,到了晚期环境发生剧烈变化,出现气候干燥、海水温度升高、缺氧等恶劣条件,这些变化可能阻碍了生物复苏的进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