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公路路域环境色彩的定量识别与控制方法研究
【6h】

公路路域环境色彩的定量识别与控制方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美丽中国和交旅融合战略推进公路景观环境更高要求发展

( 2)色彩是影响公路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

( 3)色彩是影响驾驶人舒适性和安全性的关键要素

( 4)色彩的量化研究是科学进行公路景观规划的基础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存在问题及分析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技术创新点

1.3.4 研究方法

1.3.5 技术路线图

1.4 本章小结

2 公路路域环境色彩视觉要素特征与感知规律研究

2.1 色彩与公路路域色彩

2.1.1 色彩与表达

2.1.2 色彩与地理

2.1.3 公路路域环境色彩与载体

2.2 公路路域环境色彩的属性特征

2.2.1 公路路域环境色彩的物理属性

2.2.2 公路路域环境色彩的分布秩序

2.2.3 公路路域环境色彩的材质

2.2.4 公路路域环境色彩的表现形式

2.3 环境色彩对公路路域构成要素的影响

2.3.1 色彩对公路绿化的影响

2.3.2 色彩对地域风貌的影响

2.3.3 色彩对交通安全的影响

2.4 驾乘人员动态视觉下公路路域环境色彩的感知规律

2.4.1 驾乘人员对于色彩的生理感知

2.4.2 驾乘人员对于色彩的心理感知

2.4.3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

2.5 本章小结

3 公路路域环境色彩信息采集与量化提取研究

3.1 公路路域环境色彩信息采集方法

3.1.1 基于连续图像的色彩数据采集

3.1.2 基于建筑色卡的色彩数据采集

3.1.3 基于无人机影像的色彩数据采集

3.2 公路路域环境色彩的识别提取与量化方法研究

3.2.1 基于色彩要素的色彩空间量化方法

3.2.2 基于空间属性的色彩空间量化方法

3.2.3 基于视觉感知的色彩空间量化方法

3.3 本章小结

4 公路路域色彩与景观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4.1 公路路域色彩与景观融合评价原则

(1)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

(2)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3)普适性与针对性相结合

(4)系统性和动态性相结合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评价体系构建思路

4.2.2 评价指标层建立

4.2.3 评价指标筛选

4.2.4 评价指标权重

4.2.5 评价标准及结果

4.3 本章小结

5 公路路域色彩控制与规划方法及应用

5.1 依托工程概况

5.1.1 项目基本情况

5.1.2 路域景观特色

5.2 特征点选取采集与量化结果

5.2.1 基于色彩要素的色彩空间量化方法

5.2.2 基于空间属性的色彩空间量化方法

5.2.3 基于视觉感知的色彩空间量化方法

5.2.3 扎碾公路沿线立面还原

5.3 基于GIS地图公路路域分析

5.3.1 扎碾公路路域GIS模型的建立

5.3.2 扎碾公路基于GIS的路域可视视域分析

5.3.3 扎碾公路基于GIS的路域色彩分布情况

5.3.4 基于GIS 地图数值估算公路路域色彩偏好

5.4 数字技术支持下的公路路域环境色彩量化控制方法

5.4.1 扎碾公路路域环境色彩控制原则

5.4.1 扎碾公路路域环境色彩控制方法

5.4.2 扎碾公路路域环境色彩基点的确定

5.4.3 扎碾公路路域环境色彩模型的建立与调试

5.4.5 扎碾公路路域环境色彩的控制一般过程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齐星星;

  •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

  • 授予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
  • 学科 道路与铁道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秦晓春;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X17U41;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