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速移动环境异构网络的多维动态适配机制研究
【6h】

高速移动环境异构网络的多维动态适配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主要缩略符号注释表

1 绪论

1.1 引言

1.2 高速移动场景移动网络概述

1.2.1 网络异构特点

1.2.2 移动环境服务特点

1.2.3 无线链路特点

1.3 资源适配机制研究现状

1.4 研究基础与选题意义

1.4.1 智慧标识网络

1.4.2 研究问题及意义

1.5 论文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1.6 论文组织结构

2 高速移动环境中异构网络的多维动态适配框架

2.1 引言

2.2 相关工作

2.2.1 已有的适配框架

2.2.2 基于时效性的适配方法

2.2.3 基于可靠性的适配方法

2.2.4 基于吞吐量的适配方法

2.3 设计需求

2.4 多维动态适配基础框架

2.4.1 框架概述

2.4.2 关键功能模块

2.5 原型系统的可行性与优势评估

2.5.1 移动性支持

2.5.2 链路状态感知与预测

2.5.3 异构网络协同

2.5.4 服务质量保障

2.5.5 部署开销

2.6 本章小结

3 基于模糊满意度的服务与网络适配机制

3.1 引言

3.2 研究现状

3.2.1 动态适配算法

3.2.2 模糊适配算法

3.3 系统模型

3.3.1 服务需求描述

3.3.2 族群模糊处理规则

3.3.3 加权满意度函数

3.4 功能模块与算法设计

3.4.1 功能模块

3.4.2 FSNS适配算法

3.5 仿真结果与评估

3.5.1 链路质量数据集

3.5.2 仿真设置与参数

3.5.3 适配性能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链路失效状态预测的服务与网络适配机制

4.1 引言

4.2 研究现状

4.2.1 基于链路预测的适配机制

4.2.2 效用优化机制

4.3 系统模型

4.3.1 网络传输模型

4.3.2 链路失效模型

4.3.3 效用优化模型

4.3.4 静态策略转移行为

4.3.5 动态策略转移行为

4.4 功能模块与算法设计

4.4.1 功能模块

4.4.2 E-CGF适配算法

4.5 仿真结果与评估

4.5.1 仿真拓扑与设置

4.5.2 预测性能分析

4.5.3 静态适配性能分析

4.5.4 动态适配性能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链路可用时长和服务截止时间的流调度机制

5.1 引言

5.2 研究现状

5.3 系统模型和适配机制

5.3.1 链路可用时长预测模型

5.3.2 服务需求描述

5.3.3 LDDA适配机制

5.4 功能模块与算法设计

5.4.1 功能模块

5.4.2 LDDA适配算法

5.5 仿真结果与评估

5.5.1 仿真拓扑与设置

5.5.2 预测性能分析

5.5.3 适配性能分析

5.6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严晓云;

  •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

  • 授予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
  • 学科 通信与信息系统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董平;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TP3TN9;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