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降雨空间分布及点面关系研究
【6h】

降雨空间分布及点面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综述

1.2.1 研究背景

1.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框架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数据库理论

2.1.1 暴雨数据库

2.1.2 高程数据库建立

2.2 等值线图绘制

2.2.1 等值线图绘制原理概述

2.2.2 等值线绘制.

2.3 资料代表性分析

2.4 统计参数与折算系数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3.1 地理位置

3.2 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

3.3 水文气象

3.4 河流水系

第4章 降雨量随高程变化关系

4.1 降雨量随高程变化关系

4.2 成果合理性检验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资料代表性分析

5.1 站点基本情况

5.2 资料代表性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点面关系分析

6.1 站点选择

6.2 线型选择

6.3 点面关系计算

6.3.1 青弋江流域点面关系

6.3.2 新安江流域点面关系

6.3.3 其他流域点面关系

6.3.4 成果合理性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文章总结

7.2 文章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展开▼

摘要

地形是影响降雨量及其分布规律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降雨随高程变化规律和点面关系,对于资料不足或无资料地区推求设计暴雨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水利、交通和市政工程等设计洪水计算提供依据。
  本文以黄山市为例,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分析降雨量随着高程的变化规律,并重点分析300m以上高程的变化规律。之后通过对黄山市多年平均降雨量等值线图和高程图进行分析,得出随着高程的增加,降雨量也是不断增加的结论,与数学计算成果一致。
  本文第二部分,选用具有46年以上的资料站点8处,通过滑动平均值法和长短系列对比的方法,进行资料代表性分析。第三部分重点研究了黄山市24h和3d暴雨点面折算系数。根据黄山市的地形地貌和所属的流域水系,以P-Ⅲ型曲线,采用目估适线方法,分析计算各个流域设计点雨量和设计面雨量的统计参数(均值和Cv值),分析参数与历时、面积之间的关系,研究变化规律。
  1、论文统计了黄山市各水文站点的高程和降雨量数据。本文所选用的资料系列年限均超过30年,鉴于一些站点基础资料的缺失,数据有待于更新。本文统计的资料年限至2013年,站点分布比较平均,所选用的站点实测数据成果比较可靠。
  2、分析降雨量随高程变化规律。在统计数据的基础上,采用相关分析法和最小二乘法,计算了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出黄山市降雨量随着高程的增加而不断增加的结论。
  3、采用滑动平均值法和长短系列对比法,对黄山市24h和3d的暴雨系列资料进行了可靠性分析,得出资料系列年限在1973~2013年之间代表性较好,以此为基础点,资料系列长度30年~40年为辅助点进行相关分析工作。本文将黄山市分为青弋江流域、新安江流域和其他流域,分别计算出相应的点面折算系数,同时对折算系数与面积、历时的关系做了分析,得出折算系数随着面积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历时的增加而增加的结论。

著录项

  • 作者

    彭博;

  • 作者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
  • 学科 水利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谭炳卿;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V122.3;
  • 关键词

    降雨; 洪水设计; 空间分布; 点面折算系数;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