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协同流动的台阶乳化微液滴生成机理及应用研究
【6h】

基于协同流动的台阶乳化微液滴生成机理及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符号表

缩略语表

第一章 绪论

1.1.1 微流控芯片

1.1.2 微流控应用

1.1.3 液滴微流控概述

1.1.4 微液滴类型

1.2.1 作用力及无量纲常数

1.2.2 壁面作用

1.2.3 液滴生成理论

1.2.4 液滴生成模式

1.3 液滴微流控制备方法

1.3.1 常规制备方法

1.3.2 台阶乳化方法

1.4 存在问题与课题提出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协同流台阶乳化的实验研究

2.2.1 实验设备

2.2.2 实验材料

2.2.3 实验方法

2.2.4 测量及标定

2.3.1 MCF 通道

2.3.2 台阶

2.3.3 芯片制作

2.4 协同流台阶乳化液滴制备实验

2.4.2 实验结果

2.4.3 液滴生成机理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工艺参数对协同流台阶乳化的影响分析

3.2.1 物理建模及网格划分

3.2.2 CFD 分析方法

3.2.3 力学模型及控制方程

3.2.4 模拟结果与表征

3.3 界面张力影响

3.3.1 研究方案

3.3.2 液滴尺寸与频率分析

3.3.3 液滴生成过程影响分析

3.4.1 研究方案

3.4.2 液滴尺寸与频率分析

3.4.3 液滴生成过程影响分析

3.5.1 研究方案

3.5.2 液滴尺寸与频率分析

3.5.3 液滴生成过程影响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芯片特征参数对协同流台阶乳化的影响分析

4.2.1 研究方案

4.2.2 液滴尺寸与频率结果

4.2.3 液滴生成过程影响分析

4.3 微通道中心距

4.3.2 液滴尺寸与频率影响结果

4.3.3 液滴生成过程影响分析

4.4 台阶长度

4.4.2 液滴尺寸与频率影响

4.4.3 液滴生成过程影响分析

4.5 壁面接触角

4.5.1 研究方案

4.5.2 液滴尺寸与频率影响

4.5.3 液滴生成过程影响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协同流台阶乳化的液滴生成预测

5.2.1 界面张力

5.2.2 连续相流速

5.2.3 离散相流速

5.3.1 微通道直径

5.3.2 微通道中心距

5.3.3 壁面接触角

5.4 预测模型

5.4.1 液滴直径预测模型

5.4.2 液滴生成模式预测方程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协同流动的多组分液滴生成与调控

6.2.1 液滴融合概述

6.2.2 多组分液滴生成方法研究

6.3 Janus 液滴生成与调控

6.3.1 Janus 液滴生成过程

6.3.2 实验方案

6.3.3 连续相流量对 Janus 液滴生成的影响

6.3.4 离散相流量对 Janus 液滴生成的影响

6.4.1 三组分液滴生成过程

6.4.2 连续相流量对三组分液滴的影响

6.4.3 离散相流量对三组分液滴的影响

6.5 本章小节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3 展望

7.2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连娇愿;

  •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

  • 授予单位 浙江大学;
  • 学科 工程热物理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许忠斌;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TQ0TG1;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