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后乡土时代小城镇历史街区更新改造策略研究——以黄屯老街为例
【6h】

后乡土时代小城镇历史街区更新改造策略研究——以黄屯老街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项目背景

1.2 概念释义

1.2.1 小城镇

1.2.2 历史街区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对象

1.4.1 区位概况

1.4.2 老街现状

1.4.3 文化背景

1.5 理论分析

1.5.1 乡土中国理论

1.5.2 后乡土中国理论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后乡土时代下的黄屯老街社会特征

2.1 公众意识的“薄弱性”

2.1.1 臣民心态延续

2.1.2 居民文化程度不高

2.1.3 信息的相对闭塞

2.1.4 农村社会发展滞后

2.2 人口的“大流动性”

2.2.1 经济收入的增加

2.2.2 “面子意识”的凸显

2.2.3 对现代功能的需求

2.3 “乡土中国”延续的自治性

2.3.1 乡土社会里的宗族自治

2.3.2 黄屯老街自治性的影响因素

2.3.3 黄屯老街自治性的发展现状

第三章 后乡土视野下的黄屯老街空间环境特征

3.1 整体布局

3.2 平面肌理

3.2.1 道路系统

3.2.2 建筑形式

3.3 界域空间

3.3.1 界域空间特性

3.3.2 黄屯老街界域空间类型及特点

3.4 街巷空间

3.4.1 构成要素

3.4.2 街道尺度

3.4.3 功能及产业

3.5 行为活动空间

3.5.1 黄屯老街行为活动空间类型

3.5.2 黄屯老街行为活动空间质量评价

第四章 黄屯老街传统民居特征

4.1 风格分类及汇总

4.2 空间形态特征

4.2.1 基本布局形式

4.2.2 临街部分——“天井院落”的扇形式布局

4.2.3 非临街部分——“中轴对称”的联排式布局

4.3 传统空间要素

4.3.1 天井

4.3.2 院落

4.3.3 阁楼

5.3.4 檐下

4.4 结构形式及解析

4 .5 细部构件

4.5.1 屋顶

4.5.2 墙身

4.5.3 门窗

第五章 黄屯老街更新改造模式及总体方针

5.1 改造工程所面临的问题

5.1.1 如何建立有效的公众参与制度

5.1.2 如何激发居民的建房动力

5.1.3 如何充分利用居民的自治性

5.1.4 如何最大程度的节约改造资金

5.1.5 如何协调“乡土性”和“现代性”

5.2 黄屯老街改造模式的选择

5.2.1 “自上而下”模式

5.2.2 “自下而上”模式

5.2.3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模式

5.3 黄屯老街改造模式的内容

5.3.1 动力机制

5.3.2 公众参与机制

5.3.3 协商机制

5.3.4 施工机制

5.3 黄屯老街改造总体方针

5.3.1 重塑乡土性

5.3.2 培育现代性

第六章 黄屯老街改造更新策略

6.1 空间环境整治更新策略

6.1.1 道路系统修复

6.1.2 现代性功能介入

6.1.3 界域空间重塑

6.1.4 街巷空间整治

6.1.5 行为活动空间改造

6.2 民居改造策略

6.2.1 民居分类

6.2.2 改造流程

6.2.3 改造原则及策略

6.2.4 重建建筑

6.2.8 街道立面效果示意图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位于安徽省庐江县龙桥镇的黄屯老街于2016年被评为安徽省首批千年古村落,在此背景下当地政府着手开始对黄屯老街进行更新改造,以延续和保护当地的传统性乡土文化,由于老街所处的小城镇地区经济落后、资源匮乏,其更新改造工程一直面临诸多困难,如改造资金严重缺乏;当地居民的改造动力不足等,面对这些困难,笔者在借鉴“后乡土中国”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采用田野调查法、现场访谈等方式对黄屯老街进行了长期的实地调研,归纳总结了黄屯老街的社会特征、空间环境特征和传统民居特征,在改造过程中,根据其社会特征我们组建了“村落建造共同体”不断的与地方政府、居民和乡村精英交换规划设计与建造意见,最后确定了黄屯老街“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改造模式,根据其空间环境特征和传统民居特征,提出了重塑乡土性培育现代性的改造原则。在工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从宏观规划层面上对老街采取道路系统修复、现代功能介入、界域空间重塑、街巷空整治、行为活动空间改造;从单体改造方面,首先对老街民居进行风格分类,对每种风格制定不同的改造策略,同时针对每一种改造策略为居民提供不同的改造方案。目前,由“村落建造共同体”制定的黄屯老街更新改造策略已在改造工程中逐步实施,其实际效果有待进一步的验证,但笔者希望以此为将来其他小城镇地区的历史街区更新改造提供借鉴和经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