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刘时觉教授治痹理论及其在强直性脊柱炎诊治中的运用
【6h】

刘时觉教授治痹理论及其在强直性脊柱炎诊治中的运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一 刘时觉教授治痹相关理论及其临床运用

(一)丹溪治痹理论与经验的总结研究及其临床运用

(二)肾骨髓脑一体论及其临床运用

(三)阴阳燥湿论及其临床运用

(四)辛味独阳论及其临床运用

二 治痹(AS)主方

(一)清热利湿方

(二)益肾培督方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治痹主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观察

(一)确定观察对象范围

(二)治疗方法

(三)观察对象

(四)观察内容

(五)疗效评定

二、结 果

(一)治疗前后主要观察项目总体评价

(二)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三)综合疗效比较

(四)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五)体征变化比较

(六)实验室指标比较

(七)不良反应比较

(八)典型病例

三、分析与讨论

(一)现代医学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

(二)祖国医学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

(三)归纳刘教授治疗痹证理论和经验的目的、意义及总结该创新的理论基础

(四)治痹主方治疗AS的疗效评价

四、小 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文献综述

展开▼

摘要

目的:强直性脊柱炎(AS)目前西医药临床疗效并不确定,且药物的长期服用有可能造成肝肾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以及其他一些副作用。中医药治疗AS已被广泛认同,但疗效不一。本人总结刘时觉教授治疗痹证的理论认识与临床经验,以此为指导结合分析AS病人的临床常见证型,辨证施治,确定治疗AS的治痹主方,观察治痹主方的治疗效果,分析结果,从而力求以此理论为基础辨证论治,更好地改善 AS病人的症状和体征,提高用药的准确性,阻止病情的发展。  方法:1、总结刘时觉教授治疗痹证的理论及其临床运用:  (1)刘教授总结研究丹溪治痹的理论经验,以此指导痹证活动期证属湿热型的诊治,辨证用药中重视温行流散、反对燥热劫阴、注重活血行瘀、痰瘀共治的观点;  (2)肾骨髓一体论:本虚是痹证发病的内在因素,先天禀赋不足或肾督亏虚,风寒湿热之邪乘虚深侵肾督,筋脉失调,骨质受损可发为痹证,从肾骨髓一体论出发,以补肾益髓、填精温督法来治疗此类证型痹证;  (3)阴阳燥湿论:刘教授认为燥湿为阴阳的基本特性,在临床诊治过程中,常以阴阳燥湿论配合阴阳寒热论、从燥湿角度辨证、从药物的刚柔燥润药性特点出发来治疗疾病;痹证临床症状中常蕴含髓干、精衰、血少、津枯、液涸等病理机制,所以在治疗中常以阴阳燥湿论为基础兼顾润燥启涸的方法,结合肾骨髓一体论,以补肾培督为主,温而不燥、滋而不腻、阴阳两补来达补肾益髓温督目的,方中常多用温润补肾药,温煦柔润,温以通阳益督,润以补液生髓,温润相合,刚柔相济;  (4)辛味独阳论:刘教授认为甘味在很多特性上表现为阴的特征,认为辛味独阳,辛味药功效作用特点广泛,是痹证治疗所必不可少的;辛能祛风燥湿、活血通络,既能以辛燥湿通络,又可以辛达到行气血而通经脉的作用;辛能润“肾燥”,肾为水脏喜润恶燥,辛味本燥,某些温补肾阳药虽以甘温为主,但其中亦有辛温辛热、或兼甘苦,却辛而不燥,刘教授临证时治肾温润,以“辛润”结合阴阳燥湿论,可使处方用药更为准确。在临床痹证的诊治中,刘师就以以上理论为基础进行辨证论治。认为痹证的活动期常辨证为湿热痹阻,可以丹溪治疗理论经验为基础辨证施治;肾督两虚证型在痹证的缓解期和中晚期很常见,结合病机特点, 治疗时可从肾骨髓一体论出发,以补肾益髓,填精温督之法治之。具体运用中,活动期痹证治以清热利湿为法,顾护其肾虚病之本,临证时以阴阳燥湿论为指导,在辛香苦燥之药理气化湿的基础上,适当配合清热滋阴药以制肾水化源之火,去火保阴,既能使湿热得除,又不伤阴液;缓解期或中晚期痹证,阳虚督空,常阳损及阴,故在临证时治肾以温润,如肉苁蓉、仙灵脾、菟丝子、巴戟天等,此类药性虽温而柔润,温而不燥,用之可收温不助火以助气化、滋而不腻以填肾精之功。痹证之病机,在外多由风寒湿邪痹阻,或郁而化热所致,且在整个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瘀血证,辛味药既能以辛燥湿通络,又可以辛达到行气血而通经脉的作用,故在痹证的治疗中亦非常重视辛味药的运用。  2、针对AS的病机特点,活动期患者以湿热型为主,中晚期患者或缓解期以肾虚证为主,结合丹溪治痹经验及刘教授的理论创新,确定AS各期的治痹主方;活动期以清热利湿为主方(黄柏、苍术、牛膝、薏苡仁、草龙胆、忍冬藤、威灵仙、土茯苓、川芎、桃仁、桂枝、防己、白芥子、僵蚕等),全方以丹溪治痹经验为基础,重视温行流散、反对燥热劫阴、注重活血行瘀、痰瘀共治的观点,方中注重辛味药的运用,以辛热燥药祛湿,并以苦寒药来制约辛燥,寒热并用、燥润互用;中晚期或缓解期以益肾培督为主方(熟地、山药、狗脊、山茱萸、骨碎补、淫羊藿、杜仲、制附子、土茯苓、山慈姑、鹿角片、独活、赤芍、知母、鸡血藤等),全方体现治痹推崇肾骨髓一体论,用药参以阴阳燥湿论辨证施治的特点,以补肾培督为主,温而不燥、滋而不腻、阴阳两补而达补肾益髓温督目的,方中多用温润补肾药,温煦柔润,温润相合,刚柔相济,使肾气复生而精髓生。  3、治痹(AS)主方的疗效观察:病例按湿热证和肾虚证的不同分成两组,每组再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按统计随机分类表),治疗组采用清热利湿方(湿热证型)和益肾培督方(肾虚证型),对照组采用缓解病情的西药(MTX7.5-15mg/w和SASP1.5-2.0g/d联合使用为主);疗程为3个月;两组患者治疗前3-4周均以西乐葆胶囊200mg/d对症治疗,治疗前后评价强脊疾病活动指数(BASDAI)、疾病功能指数(BASFI)、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大便隐血,选择性评价晨僵时间、胸廓活动度、指地距、枕墙距、Schober试验。  结果:以刘时觉教授的理论认识与临床经验为基础,可以很好地指导AS的临床辨证施治。以其理论为基础而确定的两组方剂在治疗湿热证和肾虚证两组中,观察指标和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综合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肾虚组的观察组中,治疗组晨僵时间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刘时觉教授治疗痹证的理论认识与临床经验在对于AS的辨证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以其理论为基础确定的治疗 AS主方在对于湿热证与肾虚证的治疗中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借鉴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