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公益林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研究
【6h】

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公益林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研究现状

1.2.2 森林生物量研究现状

1.2.3 浙江省公益林研究现状

1.3 主要解决问题

2.1.1 公益林区森林资源属性特征研究

2.1.2 公益林区森林资源空间特征研究

2.1.3 公益林区森林资源时空格局动态变化研究

2.1.4 公益林区森林资源存在问题及经营对策研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公益林区森林资源现状研究

1.4.2 公益林资源动态变化研究

1.4.3 数据来源

2.研究区基本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土壤条件

2.1.4 气候水文

2.1.5 森林植被

2.1.6 野生动植物

2.2 森林资源状况

2.2.1 各类土地面积

2.2.2 有林地权属

2.2.4 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

2.2.5 森林蓄积

3 公益林资源现状

3.1 公益林面积分布与结构

3.1.1 公益林的事权等级分布

3.1.2 公益林的起源分布

3.1.3 公益林的林木权属分布

3.1.4 公益林的生态区位分布

3.1.5 公益林的海拔分布

3.1.6 公益林的行政区域分布

3.1.7 公益林的林种结构

3.1.8 公益林的林龄结构

3.1.9 公益林的郁闭度结构

3.1.10 公益林的疏密度结构

3.1.11 公益林的森林类型结构

3.2.公益林蓄积量与影响因子

3.2.1 不同事权等级的公益林蓄积量

3.2.2 不同起源的公益林蓄积量

3.2.3 不同林木权属的公益林蓄积量

3.2.4 不同生态区位的公益林蓄积量

3.2.5 不同海拔的公益林蓄积量

3.2.6 不同行政区域的公益林蓄积量

3.2.7 不同林种的公益林蓄积量

3.2.8 不同林龄的公益林蓄积量

3.2.9 不同郁闭度的公益林蓄积量

3.2.10 不同疏密度的公益林蓄积量

3.2.11 不同森林类型的公益林蓄积量

3.2.12 不同经营类型的公益林蓄积量

3.3 公益林生物量及碳储量

3.4 小结

4 公益林资源动态变化(1999-2008年)

4.1 公益林结构与蓄积量变化

4.1.1 公益林的林种结构与蓄积量变化

4.1.2 公益林的林龄结构与蓄积量变化

4.1.3 公益林的郁闭度结构与蓄积量变化

4.1.4 公益林的疏密度结构与蓄积量变化

4.1.5 公益林的森林类型结构与蓄积量变化

4.2 公益林单位蓄积量变化

4.3 公益林的生物量与碳储量变化

4.4 小结

5 结论与讨论

5.1 莲都区公益林资源现状

5.2 莲都区公益林资源动态

5.3 莲都区公益林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公益林是以发挥森林生态效益为主导功能的森林经营类型,其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演变过程与结果,能够客观反映区域的生态状况及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本研究采用对比分析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莲都区1999年、2008年两期公益林资源清查数据,对公益林的森林资源现状、资源动态变化进行研究;运用物量换算因子法估算了莲都区公益林现存生物量、碳储量以及碳密度特征与动态,以此探究莲都区公益林建设与变化中存在的问题,为公益林的建设和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   莲都区2001年区划界定的公益林面积为3.50x104hm2,2010年增扩至6.86x104hrri2,现有公益林面积占全区土地总面积45.8%,占林业用地面积56.5%。全区公益林以针叶林占优势,多为天然次生林,多分布于中低海拔,仍以中、幼林龄为主,郁闭度整体较高,疏密度以中低疏密度为主。相对而言,国家级、人工林、权属为国有、高海拔的公益林单位蓄积较高,说明经营、保护力度越大,公益林的质量越高;同时大林龄、高郁闭度、高疏密度的公益林在单位蓄积上具有绝对优势,可作为公益林建设的目标林型。   莲都区公益林总蓄积量231.68x104m3,平均单位面积蓄积33.75m3.hm-2。公益林森林生物总量为625.89x104t;单位面积生物量平均为91.28t.hm-2,其中最高的是杉木林(98.09t.hm-2)。莲都区公益林碳储量总量为312.95x104t,平均碳密度为45.64C.t.hm-2。这说明莲都区公益林质量在浙江省和丽水地区都处于前列,但由于莲都区公益林在林龄结构上仍以幼、中龄林为主,尤其是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单位生物量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因此公益林在碳积累上还有很大的潜力。   根据对1999年、2008年两期小班调查数据分析,原有的3.50x104hm2公益林经过10年的封育保护与建设,近、成、过熟林面积和蓄积不断增加,郁闭度和疏密度明显提高,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大幅增加,针叶纯林的面积逐步减少,表明其林分结构得到逐步优化。3.50x104hm2公益林总蓄积从1999年的89.82x104m3增加到132.95x104m3,增加43.13×104m3,年均增长率4.80%。单位面积蓄积量从1999年的25.65m3.hm-2,增加到2008年的37.95m3.hm-2;单位生物量从1999年的72.33t.hm-2,增加到2008年的113.33t.hm-2',年均增长率5.67%。林分质量逐步上升。   经过研究表明,莲都区公益林总体质量虽然与全省基本持平,但还存在一些结构性的问题,主要是针叶林比重仍然过大,针阔混交林、阔叶林的林分质量仍然较差,中、幼龄林比重较大,结构不尽合理;各乡、镇、街道及林场的公益林质量地域分异明显。在今后的公益林建设中应特别注重对重要生态区位的针叶林进行阔叶化改造,并同时着力提升阔叶林的林分质量。

著录项

  • 作者

    陈燕芬;

  • 作者单位

    浙江农林大学;

  • 授予单位 浙江农林大学;
  • 学科 公益林监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余树全,李土生;
  • 年度 201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公益林,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生物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