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09例随访期大肠癌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征研究
【6h】

109例随访期大肠癌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临床资料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表制定

(二)调查表的结构

(三)调查质量控制

(四)调查方法

(五)数据库的建立和数据的处理

(六)统计分析

(七)样本量估算:

三、结果

(一)一般资料分析

(二)聚类分析

(三)主成分分析

四、分析与讨论

(一)109例随访期大肠癌患者中医证候分型分析

(二)大肠癌中医证候演变及预后分析:

(三)目前统计方法在中医证候研究的应用现况

五、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1 文献综述:大肠癌中医证型研究进展

附件2:调查表

展开▼

摘要

背景:  大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是指原发于结肠、直肠粘膜上皮起源的恶性肿瘤。在经济发达国家发病率位居内脏恶性肿瘤第一、二位。近年来我国大肠癌发病率呈逐步上升,年龄层向下扩展趋势,严重威胁到国人的健康及生命。目前主要治疗方法有手术、化疗、放疗、生物靶向治疗、中医药治疗等。大肠癌随访期的治疗,现代医学主要采取观察方式,并无实质性治疗推荐。面对随访期高达50%~70%的复发率,和多数患者仍旧存在或产生新的不适症状,中医药应积极介入,以降低复发率提高生活品质。证候是中医药施治的基础。本文将对大肠癌随访期中医证候进行初步研究。  目的:  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客观总结大肠癌随访期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征,为大肠癌中医证候分布和诊断提供循证医学依据。  方法:  本研究对2010年08月至2010年12月浙江省中医院肿瘤科门诊109例大肠癌随访期病例进行横断面、前瞻性调查,应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探索大肠癌随访期中医证候分布特征。  结果:  对109例大肠癌随访期病例进行聚类分析,并结合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将其中医证候分为四类,分别是气血亏虚证、肝肾阴虚证、瘀血内停证和湿热蕴结证;并运用主成分分析归纳出三类证候的主要临床症状。  结论:  1、109例大肠癌随访期中医证候主要分布表现为:气血亏虚证、肝肾阴虚证、瘀血内停证和湿热蕴结证。除湿热蕴结证外,各证候有其各自的主要临床表现。  2、通过本研究及相关资料的查询,各类以大样本量群体调查为基础的科学研究的开展,及系统科学、复杂性研究和数据挖掘等技术理论的应用,必将为中医证候规范化标准的制定及中医疗效的评价作出贡献。

著录项

  • 作者

    李介义;

  • 作者单位

    浙江中医药大学;

  • 授予单位 浙江中医药大学;
  • 学科 中西医结合临床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郭勇;
  • 年度 201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大肠癌,中医证候,分布特征,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