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IgA肾病中西医结合单病种诊治近期疗效观察
【6h】

IgA肾病中西医结合单病种诊治近期疗效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临床资料

(一)病例来源:

(二)病例选择标准

1、纳入标准:

2、排除标准:

3、退出标准:

(三)资料与方法:

1、分组方法:

2、收集临床资料

3、一般资料分析

4、治疗方法

5、随访方法:

6、疗效评定方法:

7、统计方法

二、结 果

(一)四组病例的起效时间、疗效变化

1、治疗前后临床指标的变化

2、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

3、总体疗效比较

(二)IgA肾病各证型分类的比例及好转率比较

(三)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三、分析与讨论

(一)IgA肾病的证型分布

(二)四组病例一般情况比较

(三)IgA肾病中西医结合单病种治疗的疗效情况

1、治疗前后蛋白尿、血尿的变化

2、治疗前后血Cr、BUN、UA的变化

3、中医证侯积分变化

4、治疗前后总体疗效

5、治疗后各证型之间总有效率比较

(四)关于中西医结合单病种治疗方案的探讨

四、结论

参考文献

六 附录

致谢

八 文献综述:IgA肾病中西医诊疗现状

展开▼

摘要

目的:  观察慢性肾炎中西医结合单病种诊疗方案对IgA肾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98例IgA肾病患者分成A组:单纯血尿,蛋白尿﹤0.5g/d伴或不伴血尿;B组:蛋白尿0.5~1g/d伴或不伴血尿;C组:蛋白尿1~3.5g/d伴或不伴血尿;D组:蛋白尿≥3.5g/d伴或不伴血尿,应用中西医结合单病种规范治疗,观察疗效情况。  结果:  1、四组在治疗24周后蛋白尿均有减少,尿蛋白定量和定性的减少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血尿的减少在24周后A、D组无明显差异(P>0.05),B组有意义(P<0.05),C组有显著差异(P<0.01)。A组与C组治疗前的Cr值有差异性(P<0.05)。治疗24周后血Cr变化A、D组保持稳定,B组较治疗前有差异(P<0.05),C组有显著差异(P<0.01);血UA变化在A、B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有显著差异(P<0.01),D组无明显变化;BUN在四组中均保持稳定。  2、四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总有效率都达到了100%,且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3、治疗24周后,总有效率A组为86.2%,B组88.9%,C组95.2%,D组100%。  4、前三组的中医证型均以气阴两虚型最多,分别为41.4%、38.9%和50%,D组以脾肾阳虚型最多,为44%。各组间证型比例无差异(P>0.05)。肺脾气虚、脾肾阳虚、湿毒内蕴、正虚挟瘀等4种证型的总有效率达100%,气阴两虚型90.7%,肺肾两虚、肝肾阴虚型为75%。  结论:  1、气阴两虚是IgA肾病的主要病机,益气养阴是IgA肾病的主要治则;中西医结合单病种诊疗规范的疗效确切,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但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灵活应用。  2、蛋白尿的多少与肾功能之间存在着相关性,是IgA肾病患者长期预后的危险因素,但在临床上评判IgA肾病病情轻重及预后不能单凭蛋白尿的量,还应结合肾脏病理、肾功能、血压等综合判断。如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者常常可发生在病程的早期,而有些病情较重者肾小球硬化比例高,临床并无大量蛋白尿出现。  3、对于中、大量蛋白尿患者,及时应用适当的激素,或配合免疫抑制剂,及ACEI/ARB类药物、中医辨证施治等,可以减少尿蛋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肾功能、延缓肾衰进程的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