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解毒祛瘀滋肾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安全性研究
【6h】

解毒祛瘀滋肾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安全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一)中医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认识:

(二)SLE西医治疗现状:

(三)SLE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存在的问题: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设计类型:随机、平行对照、多中心、双盲、叠加研究设计。

(二)试验设计原则

四、研究人群

(一)病例来源:

(二)诊断标准

(三)纳入标准:

(四)排除标准:

(五)终止临床试验的标准

(六)脱落标准

(七)剔除标准

五、治疗方案

(一)研究药物

(二)基础治疗(两组基础治疗相同)

(三)治疗组用药方法

(四)对照组治疗

(五)疗程

六、观察指标

(一)一般记录项目

(二)观察指标

七、不良事件观察与分析

(一)本次试验可能的不良事件:

(二)不良事件的记录

(三)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

(四)不良事件与药物的相关性评价

(五)严重不良事件的处理

八、安全性评价

(一)安全性指标评价

(二)不良事件轻重程度判断标准

九、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体系

(一)研究影响因素的分析

(二)检测指标(理化检查、量表等)采集要求:

(三)研究者的培训:

(四)提高受试者依从性:

(五)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体系:

十、伦理学原则:

(一)伦理审查体系

(二)知情同意

(三)受益与风险

(四)提前终止研究

(五)研究结束后的后续医疗安排

十一、统计分析计划:

(一)统计分析方法

(二)统计软件

十二、临床研究流程图

十三、研究结果

(一)人口学基础资料

(二)基线病情

(三)安全性研究结果

十四、分析与讨论

(一)中西结合治疗SLE的优势

(二)解毒祛瘀滋肾法治疗SLE的优势

(三)解毒祛瘀滋肾法的安全性

十五、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1 SLE-DAI(活动性积分表)

附件2国际肾脏病学会肾脏病理学会(ISN/RPS)2003年LN分型

附件3中医证候评分表

附件4知情同意书

致谢

文献综述:中药安全性问题的概述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解毒祛瘀滋肾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安全性,分析解毒祛瘀滋肾法的临床特点,明确中医药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优势,为中医药治疗SLE的临床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多中心的设计方法。选择符合中医肝肾阴虚、热毒血瘀证型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在糖皮质激素治疗(以泼尼松计算≤1mg/kg·d者)的基础上服用以解毒祛瘀滋肾法为基础加减的汤剂,每日服药两次,连续服药24周。患者在接受治疗的24周内严格按照访视时点来医院复诊,进行各项检查;医生询问访视时点内患者病情,记录、评估患者目前情况、指导下一步治疗。24周后根据采集的患者各项实验室指标,及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程度,进行统计分析,评估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无异常的情况。  结果:入组90例患者,脱落6例,全部完成访视者84例。两组人口学资料和基线病情经统计学检验均有可比性。其中治疗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4例。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安全性指标(血压、心率、心电图、粪常规、肝肾功能)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对安全性指标(血常规、尿常规、甘油三酯、胆固醇)统计分析发现,两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可升高血红细胞,降低尿蛋白及尿红细胞,防止高甘油三酯、胆固醇血症。对两组不良事件情况的比较发现,治疗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程度都低于对照组。  结论:第一,解毒祛瘀滋肾法为主结合激素等西药治疗SLE,无明显药源性系统损害(消化、心血管、血液、泌尿系统),能减轻病源性肾损害,可防止与激素相关的高甘油三酯、胆固醇血症。第二,解毒祛瘀滋肾法为主结合激素等西药治疗SLE,能明显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并减轻不良事件程度。第三,解毒祛瘀滋肾法为主结合激素等西药治疗SLE,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手段,适于肝肾阴虚、热毒血瘀证型,轻、中度活动期SLE患者的临床治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