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针刺对原发性痛经患者子宫动脉血流的影响
【6h】

针刺对原发性痛经患者子宫动脉血流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资料与方法

(一)试验对象

1.病例来源

2.诊断标准

3.评分标准

4.纳入标准

5.排除标准

6.剔除标准

7.脱落标准

(二)试验方法

1.检测方法

2.治疗方法

3.试验过程

4.观察指标

5.统计方法

二、结果

(一)三组基线情况比较

1.三组年龄比较

2.三组病程比较

3.三组病情轻重比较

(二)试验结果

1.试验前三组RI值、PI值、A/B值比较

2.三组试验前后症候评分变化情况

3.三组试验前后RI值变化

4.三组试验前后PI值变化

5.三组试验前后A/B值的变化

三、分析与讨论

(一)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理

1.祖国医学对痛经的认识

2.现代医学对原发性痛经的认识

(二)选穴依据

1.十七椎的选穴依据

2.次髎选穴依据

3.地机的选穴依据

4.三阴交的选穴依据

(三)治法探讨

(四)试验结果分析及探讨

1.子宫动脉血流RI、PI、A/B在痛经中的意义

2.中医症候评分改善情况分析

3.子宫动脉血流PI值、RI值、A/B值的治疗前后变化情况分析

四、小 结

五、结 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 文献综述: 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研究进展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十七椎和针刺十七椎、次髎、地机、三阴交两组穴位治疗前后原发性痛经患者子宫动脉血流及中医症候评分的变化,比较两组穴位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上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穴位优化方案评价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方法:将9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单穴针刺组(十七椎)和多穴针刺组(十七椎、次髎、地机、三阴交)及空白对照组,每组30例。两个治疗组均于第1个月经周期的第1天开始治疗,每天1次,连续治疗3次,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空白对照不予任何治疗。观察三组试验前后原发性痛经患者症候改善情况及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期峰值与舒张期峰值之比(A/B)的变化,比较单穴针刺组和多穴针刺组之间的差异。  结果:两个治疗组子宫动脉血流指数及症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空白对照组试验前后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多穴针刺组无论在降低子宫动脉血流指数还是在症候改善方面都较单穴针刺组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单穴针刺组和多穴针刺组对原发性痛经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能明显改善原发性痛经患者的临床症状。多穴针刺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穴针刺组。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子宫动脉高阻低速血流特征有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