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采用显微外科治疗重建膀胱反射弧的临床研究
【6h】

采用显微外科治疗重建膀胱反射弧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病人来源

1.2研究对象、病例选择

2.主要仪器

3.研究方法:

3.1行膀胱人工反射弧重建手术方法

3.2激发排尿方法

3.3观察指标和疗效评价标准

4数据处理

5结果

分析与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高位截瘫后膀胱功能恢复的治疗

展开▼

摘要

目的:  脊髓损伤不仅严重损害患者的躯体感觉和运动功能,而且导致受脊髓终末支配的盆底器官功能障碍,患者有储尿和排尿双重障碍,尿潴留和尿失禁同志存在,并可以逆向损害肾脏功能,已是圆锥上SCI病人的第一位死亡原因。本研究通过利用脊髓损伤平面以下的躯体反射,恢复膀胱的正常容量,增加膀胱的顺应性,以减少膀胱—输尿管的返流,保护上泌尿道,减少尿失禁,恢复膀胱的可控性排尿,提高生活质量。  方法:  本次研究所收治疗的8例脊椎损伤患者,损伤平面均在T10~T11,对起经马味骶神经根途径行硬膜囊的脊髓L5前根和S2前根远端显微吻合,并保持L5后根完整,经轴突再生后建立膝腱(跟腱)—脊髓中枢—膀胱反射弧通路,从而通过刺激膝腱(跟腱)激发排尿。通过在神经吻合术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分别进行膀胱容量、残余尿、尿流率等来评价神经吻合后早、中、晚期的神经肌肉运动强度以及排尿的协调性。比较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月生活质量平分和国际下尿路综合症(lower urinary tract syndrome,LUTS)症状评分改变来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变化情况。  结果:  8例患者术前、术后2周、6个月、12个月、18个月膀胱容量分别为140±30ml、260±30ml、370±60ml、380±60ml、380±60ml。残余尿量分别为110±25ml、85±20ml、40±10ml、40±10ml、14±4ml.最大尿流率分别是5±2ml/s、8±3ml/s、13±4ml/s、14±4ml/s、14±4ml/s。术前、术后2周均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2周、6个月亦有明显差异,P<0.05;6个月、12个月、18个月差异不明显, P>0.05。  结论:  利用截瘫平面以下健存的的深反射神经通路,通过建立“腱反射—脊髓中枢—膀胱”的人工膀胱反射弧途径来可回复患者的容量,增加膀胱顺应性,并可适当实现患者的可控性排尿,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